发明折叠屏的人,难受,想哭!

ζ浅色瞳√
阅读

发明折叠屏的人,难受,想哭!

技术很重要,对技术的想象和应用,同样很重要。

文 | 华商韬略

当产业界一片欢呼,纷纷尽情畅想这块大蛋糕的光明未来时,最早发明了这项核心技术的两家全球巨头,却已只剩仰天长啸,痛哭一场。

“今天,我们要重新定义手机。”

2007年,当受够了传统“烂手机”的乔布斯,站在舞台中央,发布第一代iPhone时,全场尖叫声不断。

全球手机从此进入崭新的触屏时代。

之后整整12年,手机沿性能、屏幕尺寸、分辨率等方向不断演进,却再没能诞生出一项革命性的创新。

但2019年,就在市场感到疲乏时,行业又响起久违的尖叫声。

短短三天时间,全球两大手机巨头三星和华为,先后在巴塞罗那的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发布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

全球科技媒体因此预言,手机进入新时代。

全球产业界,也都因此而振奋,并不断加码投入。

三星、LG、京东方、华星等等显示巨头纷纷加码布局,包括百年老厂美国康宁公司,都斥巨资研发柔性玻璃,并宣称:现有玻璃屏技术都是渣渣,我们才是柔性玻璃的全球领导者。

全球产业链豪赌一块屏,背后是对折叠屏手机未来的无限憧憬。

而到今天,3年多过去,即便发展不如当初的乐观预期,折叠屏正在成为手机企业的核心战场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行业数据,2020年全球折叠屏出货才190万台,但到2021年已飙升至710万台,2022年则进一步增长至1280万台,今天,则有可能突破2000万台。

除了折叠屏手机,折叠屏也在向笔记本、平板电脑等更多产品渗透,包括至今没有折叠屏手机的苹果,也被传出将通过平板电脑切入市场。

一块屏引发一场产业革命,令人唏嘘的是,吭哧几十年,辛苦开发出柔性显示技术的两个世界巨头,却都已倒在了黎明前。

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在硅谷建成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科研机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

一群想要改变世界的技术“疯子”,在这里捣鼓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Alto。

人类因此第一次用上了鼠标、图形界面(UI)和以太网。

但打造了这款未来产品的技术人员,却不太满意,因为Alto有个致命弱点:

它使用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不够亮,对比度也不高,人们只能在黑暗的房间里,才能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他们被要求开发一种能在明亮环境下操作的显示器。

年轻的尼克·谢里登担负起这一使命,在实验室奋战18个月后,他最终敲定一个思路:

在透明的柔性薄膜中,嵌入一半白一半黑的双色带电珠子。这些珠子一旦通上电,便会随着电压的变化,显示出不同的图案。

谢里登将这种设备叫做Gyricon电子纸,它由柔软的橡胶材料制成,比传统显示器更易于阅读,耗电也更少。

最重要的是,它不但可重复使用,还能弯折。

这几乎就是现在柔性屏的雏形。

谢里登为自己的发明感到兴奋,他甚至已经在畅想,Gyricon一旦取代普通纸和屏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但施乐高层可不这么想。

在他们看来,复印机才是施乐的王牌,Gyricon不过是个副产品,技术还不成熟,也看不到任何杀手级的应用。谢里登的项目,也被扣上到此为止的印鉴。

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

就在谢里登不得不中止自己的实验时,距离硅谷几千公里外的柯达公司总部,一个叫邓青云的年轻人,被公司委派了一项任务。

当时,全球经济正深陷两次石油危机中。

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柯达在全球招募人才,研究有机太阳能材料。

作为这一项目的骨干,邓青云不负众望,很快就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有机太阳能电池。

但他最重要的贡献OLED,却来自一次实验室的意外。

1979年的一个晚上,邓青云像往常一样,做完实验正往家走。

路上,他突然想到,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落下了。于是,他转身跑回实验室,并目睹到惊奇的一幕:

一块实验用的有机电池竟然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邓青云立刻意识到,这东西或许可以做成一种新型的显示材料。

但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做成报告,提交给公司审批,希望得到资金支持时,却被拒绝了。

这对邓青云来讲,并不意外。

同样是这一年,柯达前高管拉里·马特森曾警告老东家,胶片市场将被数码产品取代。公司管理层同样是置若罔闻。

当时的柯达,已经习惯躺在胶片上数钱,即便他们发明了全球第一款数码相机。

与数码相机相比,邓青云的发现更显得微不足道。

邓青云并没有放弃,此后20年,他“一直在努力,并继续发表有关OLED的文章”。

1987年,邓青云将他的研究变成一篇论文,发表在了《应用物理快报》上。

这引起了业界轰动。

先锋、东芝和索尼等日本厂商,纷纷跟进研究。柯达也在日本人的刺激下,批准了邓青云的项目,并在2003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AMOLED数码相机。

但柯达的视野,仅限于相机这一狭窄领域。

当时全球显示产业界,表面上也都不看好OLED。

原因包括,产品寿命、烧屏、良率等问题还没解决,投资建厂是个无底洞。最重要的是,看不出它可以改变世界的前景。

转机也就在这表面上都不看好之时出现了,改变历史方向的,是闷声憋招的韩国人:三星和LG。

21世纪头十年,两家韩国巨头通过反周期自杀式投资,拿下了全球液晶市场。OLED的出现,让它们看到了液晶再被升级的机会,也看到了如果自己不能成为升级主导者的风险。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最新成果,也让两家公司后背发凉:那里的研究人员捣鼓出了制造柔性OLED所需的两项技术:柔性玻璃和薄膜涂层。

显示屏,又要大变了,三星和LG都这么想,转身开动了未来之战。

三星早在2003年,就开始跟踪OLED技术,并在2007年实现量产。

但它的野心还远不止于此,在该公司的高管看来,可弯曲的柔性OLED才是显示器的未来。

2011年,经过几年低调的研究后,三星在《应用物理快报》上,首次展示了一款可折叠的OLED屏。

此后的八年,它耗资上千亿韩元,组建了一个38人团队来研究折叠屏技术,并一路将OLED的良品率从最初的10%提升至90%以上,实现量产盈利。

一度落后于三星的LG,则通过“截胡”追上了时代的步伐:2009年,LG用1亿美元的代价,从因为错失数码时代而被逼上绝路的柯达手中,收购了OLED技术。

当时,很多人都看不懂,并且认为LG做了一笔赔本生意。

但10年后,这一技术每年创造的市场价值,高达260亿美元。LG也因此成了OLED的领军者。

在三星和LG的坚持下,佳能TOKKI、出光兴产、东洋油墨等一大批OLED上游厂商也应运而生,并跟随三星和LG的眼光与步伐茁壮成长。

最终,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将OLED推至爆发点,并点燃了2019年的折叠屏手机革命。

三星电子副总裁Hark-sang Kim曾在发布折叠屏之时说,折叠屏手机只是创新的开始,未来还将不断逼近极限。

其意思是,手机折叠之后,柔性显示会颠覆到更多的领域。

不少专家也都认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弯曲的将不仅仅是屏幕,几乎所有的手机零部件,包括内存、芯片和电池,都在往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折叠电脑,折叠电视,折叠其他,一切显示都正在被折叠,或者被考虑折叠。

京东方等中国厂商,也正掀起推动更多折叠的浪潮。

一个未来千亿,甚至万亿可期的大市场正在形成。

【5】

折叠屏终于梦想照进现实。

然而,最早发明了柔性显示技术的柯达和施乐,却都已完全无缘于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朵本该在自己手上盛开、结果的花,成为别人的荣耀。

包括这两家公司本身,也都被打入冷宫。

柯达如今已沦落为靠着商业图文影像处理续命,市值不到5亿美元,而施乐则继续蜷缩在复印机等业务上。

在人类科技史上,像施乐和柯达这样,因为低估技术而痛失良机,甚至闹出笑话的并不少。

密歇根储蓄银行主席曾这样劝说亨利·福特的律师不要投资福特汽车:“汽车只是一时流行的新潮玩意儿,而马才是人们永远的不二选择。”

身为英国邮政首席工程师的威廉·普利斯爵士曾这样吐槽电话:“电话?让美国人用去吧。我们有邮差就够了。”

甚至,包括谢里登、邓青云,以及在他们之后继续进行柔性显示研发的诸多大神们,即便他们发明了技术,也对技术的未来缺乏想象力。

邓青云曾在柔性屏大爆发前的2014年,对媒体说:“十年内,柔性显示都不可能量产。”

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雅各布森在谢里登的技术基础上,创办了一家名叫E-ink的公司,售卖电子墨水,贝佐斯用这种电子墨水生产出风靡全球的Kindle电子书。

但也基本都是到此为止。

具体到一路风雨走来的折叠屏手机,同样伴随着产业界的观望、质疑和沽空。

直到三星、华为做出来,依然有人不以为然。

关于折叠屏,还有一个插曲是,当E-ink做出电子墨水后,施乐一度幡然醒悟,批准了谢里登继续进行柔性技术研究的项目,但一切,为时已晚。

“如果该项目20年前被批准,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头青丝熬成白发的谢里登,无不遗憾地说。

1979年,24岁的乔布斯也是在施乐,第一次见到了Alto计算机和图形界面,然后转身捣鼓出第一代苹果电脑,并让苹果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科技公司。

而施乐,在这一波产业浪潮里,也同样只是:发明了技术,但却被抛在了技术的产业和商业化之外。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