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为何特别强调这件事?

爱到含苞盛放
阅读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为何特别强调这件事?

原标题: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为何特别强调这件事?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近期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提到,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其放到了“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高度。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实体经济保持繁荣与发展的态势,既关系到国家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也关系到国民财富创造的实际增长率,它不仅构成了经济基础的稳定基石,也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扎实基座,更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载体。

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总体势头稳中向好。实体经济承受冲击的韧劲大、发展的后劲足,既有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积累和增长,也有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完备和提升,表现出科技的质和财富的量良性互动的态势。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推广应用,使城乡居民能更方便地分享改革发展的经济成果,有利于全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因此,实体经济在所有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根本,要不断利用新技术发展和新模式代谢强化其根基。

要开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科技立国,支持有质量的产业现代化、鼓励有前景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发挥金融市场的投融资作用,为经济增添“含科量”和“含金量”这两个新经济指标。

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创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面对“三期叠加”,我们把经济总目标锁定为高质量发展,但并不是把“低端产业”简单地一退了之,而是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现代产业,体现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新陈代谢和更新循环,目的就是拉长和提升产业的生命力、增强经济中科学技术的含量,让技术要素和数字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效率,并让科学技术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价值。

要建设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标志的创新生态。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公告表明,针对经济即将要实现的这一重大变化,已经准备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其中就包括构建以企业家群体为特征的创新活动、以科创板上市直接融资为核心的科创企业、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标志的创新生态,当然还包括保护功成名就企业家、贡献卓越科学家、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制度。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高效率的科技金融服务,科创经济发展的底气来源于科创技术孵化的能力。

要推动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更需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进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布局。要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质和量的提升,尤其要花大力气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性和先进性。具体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二是新兴智造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先进技术领域通过科技攻关和专利研发,把战略性先进制造企业优先发展起来,再逐步组建成主线明确、贯通一致的产业集群。

上海有条件也有能力当好先行者

制造业对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充分阐述了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和战略路径,提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根基”。接下来,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其一,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观布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上海要在科创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的高阶定位。上海有敢于担当的国家级科学技术底蕴,也有敢为人先的浦东新区创业奋斗精神,还有金融市场率先发展的探路创新思维。上海有顾大局、识大体、保持宏观定力的优势,能携手长三角进行一体化战略协同,千方百计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科创经济发展机会,比如组织芯片制造业产业链进行集群协作,推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上海也有观世界、站首位、保持发展毅力的长处,能经历千难万险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催生产业变革的机遇。上海在调整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方向、布局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能源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辐射能力、促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等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培植了一批具备强大科创实力的先进产业龙头企业,提高了重大技术和领先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强化了经济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的创造力,提升了技术引领和产业竞争的科创贡献度,有利于带动长三角科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二,创造“科技+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发展的微观环境。上海作为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大都市,科技硬实力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四年前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起步,为上海创造了“科技+资本”双轮驱动的产业机遇,截至2023年5月5日上海共有8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000亿元。借助这些科创公司获取的金融市场直接融资,上海不仅推动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量和质,而且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赛道齐头并进落子布局,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实现产业突破。此外,依靠科创板培育的科技“硬支撑”,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营造适宜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的环境生态,推动以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组织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集合体,打造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性产业设点布局的超级工厂,并以此为轴心组建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最终形成长三角地区科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总之,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有条件也有能力当好先行者。为此,既要逆势而上,把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上海科技策源功能和经济内循环中心节点作用,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从制度上落实企业家和企业科技创新的经济主体地位,形成能够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的企业群体,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引导长三角地区崛起的科技创新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借鉴吸收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推出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专业化、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技术服务和产品供给,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提升技术能力和品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方向进行高效能转型。通过扩大和发展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科技实力,壮大优质科技创新企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上海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