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忘关摄像头惹风波,泄露隐私的事情早该管管了

橙色少年
阅读

大学教授忘关摄像头惹风波,泄露隐私的事情早该管管了

十一假期已经结束,刚刚回归学校的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学校火了。

近期网上疯传一段视频,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方岱宁参加力学学术讨论视频会议时,突然有一位女子闯进了视频画面,并且连续亲吻方岱宁教授的脸多次。随后方岱宁提醒该女子正在视频会议,这名女子看了摄像头一眼后,转身离开。

图源:网络

该事件曝出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其中有一部分人的关注点不在事件本身,而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国内关于摄像头隐私问题的呼声与讨论度越来越高,积年累月却始终未得到解决,究竟是厂商的能力不足,还是压根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

摄像头,泄露隐私的首恶元凶?

出于便捷性考虑,除了少部分游戏本,其他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会内置摄像头,部分笔记本电脑还支持红外人脸识别,以便于解锁。台式机一般不标配摄像头,但用户可以自己购买摄像头与电脑连接,疫情期间远程会议需求增加,购买摄像头的人不在少数。

摄像头热销的同时,网友们对于隐私泄露的担忧也越来越严重,到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许多网友针对摄像头隐私泄露发起的讨论。危言耸听大可不必,但由摄像头引发的隐私泄露问题确实已经很严重了。

图源:pixabay

目前电脑摄像头泄露用户隐私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是电脑被入侵,摄像头被黑客远程控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普通人通常也没有什么值得黑客远程监控的地方,我们应当防范的是第二种情况——忘记关闭摄像头或者不知道摄像头正在工作。

忘记关闭摄像头的重灾区是直播行业,在摄像头前,她们是光鲜亮丽的美女主播,但是关闭摄像头之后,她们紧绷的神经就会松懈下来,行为也会更加随便。然而忘记关闭摄像头,就进入生活阶段,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比如说之前某平台女主播打算下播洗澡,结果忘记关闭摄像头,直接在直播间直播起了脱衣服。

图源:pixabay

这种情况数不数胜,最离谱的是曾有男扮女装的“女主播”,忘记关摄像头,就回归了男人世界,结果真实性别被曝光。网络上光怪陆离的事情很多,但我们并不需要知道真相,看直播本来就是图一乐,这些事情曝光之后,就真的更加图一乐了。

方岱宁教授视频会议事件,起因是女方并不知道方教授正在与他人视频会议,就贸然闯入,属于不知道摄像头正在运行的情况。好在方岱宁教授及时提醒,该女子迅速离开了视频会议,只是事情已经发生,还被传播到了网上,造成的影响已难以挽回。

从这些事件就能够看出,如何规范摄像头的应用,防止隐私外泄,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使用电脑与他人开视频时,不会出现这种意外。其实厂商也考虑到了用户不知道摄像头正在工作的情况,所以推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只是可能是因为不够重视,所以效果都不够明显。

解决摄像头泄露隐私,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像小雷前面说的,摄像头泄露隐私主要有两种,但几乎所有厂商在意的重点都是防止因电脑被远程控制,造成隐私泄露。因此,这些厂商推出的方案主要为遮蔽摄像头。之前小雷购买的一台MagicBook,就采用了弹出式设计,摄像头隐藏在键盘上方,通过机械机构控制,使用时按压即可弹起。

除了弹出式设计,笔记本摄像头还有磁吸式、滑动挡片式等设计,磁吸式设计笔记本的摄像头通常放置在侧面,使用时可以拔出,通过磁吸触点贴合到笔记本电脑上方,停止使用时可以拔下放回插槽。滑动挡片式设计则是摄像头前面有一个可滑动的挡片,不用时可以拨动挡片,挡住摄像头。

这些设计有用,解决了摄像头被远程控制的问题,却无法解决更关键的忘记关闭摄像头和不知道摄像头正在工作的情况。因此,一些厂商还在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区域加入了一个指示灯,当摄像头工作时,指示灯就会发光提醒用户。

图源:雷科技摄制

小雷测试了自己的一款游戏本和一款轻薄本,灯光的颜色都是白色,但是正面可以看清,侧面却难以看清。如果是正在使用摄像头的用户,可以注意到白光,但可视角度太低,旁边的人却可能看不清,以至于他人容易闯入视频会议。

小雷认为,笔记本电脑和PC摄像头厂商可以考虑,在摄像头区域加一个光线色彩更加明显,且可视角度更高的指示灯,以便于周围的人也能看到。此外,人眼习惯了常亮指示灯后容易将其忽视,厂商也可以考虑使用闪烁指示灯,方便用户察觉。

图源:pixabay

此外,当今AI视觉技术发展迅猛,自动ETC、自动驾驶等领域,都可以看到AI视觉的成果。软件开发者也可以考虑,在软件加入AI识别功能,视频会议室有他人闯入,会自动切断画面,或者在屏幕提示有他人进入画面,方便用户处理突发情况。

其实很多年前小雷就看到过类似的互联网段子,某设备可以检测房间内的成员,如果有身高太低的人,认定其为未成年人,电脑会自动关闭正在播放的不健康视频,结果某郭老师永远也无法看不健康的视频。技术飞速发展,今天段子中的功能让已经可以实现,当然不是被用在段子里的场景,用于保护用户隐私,岂不是更有意义。

互联网文化越来越繁荣,却导致用户隐私泄露越来越严重,我们也越来越注重隐私安全。无论是软件厂商,还是硬件厂商,都不该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盈利。之前某互联网大厂CEO曾表示,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小雷相信,他肯定会没有调查过国内网友的意愿。

好在网友们强烈反对,硬件和软件厂商也越来越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甚至有不少企业把产品的隐私保护功能当做卖点。能把隐私保护功能当做卖点,说明国内隐私泄露相当严重,但这也说明我们更需要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设备。

然而许多人仍未意识到隐私泄露存在的诸多可能,厂商开发设备时,大多也没有充分分析隐私泄露的途径,导致许多地方仍不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隐私信息保护之路道阻且长,每当隐私安全问题爆发,厂商才会根据曝出的问题更改软硬件设计。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厂商能够愿意解决问题,隐私泄露事件就会越来越少,总归会有彻底完善的那一天。

封面图源:pixabay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