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被炸后,俄承诺不打核战,并任命新指挥官,美国防部却沉默了

完美现实者
阅读

大桥被炸后,俄承诺不打核战,并任命新指挥官,美国防部却沉默了

8日上午,克里米亚大桥发生了卡车爆炸,导致7节铁路油罐车起火,公路桥则有两处出现坍塌。

爆炸案发生后,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俄美乌三方反应不一。其中,俄美两国的反应最为特殊,让本就复杂的俄乌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不过,在具体分析之前,还是先看看“始作俑者”——乌克兰的反应吧。

实际上,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声前,乌空军和乌总统办公室顾问已经先后表态,后者更是公开表示“大桥被炸只是一个开始”。而这一表述,也被俄媒解读为“承认乌克兰为这场恐怖袭击负责”

直到8日当晚,泽连斯基才在视频讲话中十分隐晦地提及了爆炸案,他声称乌克兰的“领土上空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可不幸的是,只有克里米亚的“天气是多云”,但乌克兰人都知道“我们的未来是阳光灿烂的。”

很显然,泽连斯基这是在影射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案,并暗示爆炸案的策划与实施与乌方有关。有意思的是,爱沙尼亚外长雷因萨鲁还因此案向乌特种部队贺喜,完全是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

可归根结底,俄乌冲突的关键还是正面战场

眼下,虽然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桥部分通行受阻,但俄方正在紧急修复,铁路桥交通则已完全恢复,再加上新设的轮渡渡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炸案对克里米亚半岛与俄本土之间的物流运输。

换言之,俄本土经克里米亚向乌南方面的补给线仍在运行,当地俄军的后勤还是有保障的。所以,乌方的反应无非是为了提振士气和民心,并借此向西方证明自己的价值。

至于乌军接下来的重点,依旧是在赫尔松、扎波罗热和顿巴斯地区开展更有成效的反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俄罗斯对爆炸案的反应了。

下令俄侦查委员会调查、授权俄联邦安全局保护大桥、由俄外交部发声谴责这一“恐怖袭击”,并第一时间组织有关部门维修……这一系列反应都是应有之意,但莫斯科方面的另外两个举动就不简单了。

一是俄外长拉夫罗夫遭8日当天接受采访时强调,俄方仍致力于五个核大国领导人今年1月3日发表的声明,即“坚持不允许爆发核战争的原则”。

在爆炸案刚刚发生之际,俄方的这一表态显得尤为及时,这表明莫斯科不会因此做出不理智的回应,至少不会引发核战争。别忘了,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表示,倘若克里米亚大桥遇袭,乌方将迎接“非常迅速且猛烈到来的审判日”

但同时,这也是警告:西方切勿越过俄方“红线”,北约切勿直接介入冲突,否则俄军合理动用核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二是俄国防部在8日当天宣布,由陆军上将谢尔盖•苏洛维金担任俄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的指挥官。据悉,这位新指挥官此前一直领导俄空天军,并在俄乌冲突期间领导战区的“南方”集团军。

实际上,有关该任命的传闻已经流传了近一个月,但迟迟没有尘埃落定。如今,克里米亚大桥刚刚被炸,俄方就确定了这一任命,显然是为了稳定军心或许还预示着俄军即将有大动作

但更重要的是,这位将军相比前几任指挥官和其他俄军上将而言,更得普京的信任,因为他是普京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这也就表明,普京正在加强对的控制力,并试图“直接”指挥军事行动。

看来,当前的局面确实让莫斯科方面感到紧张了,普京本人也越来越坐不住了。

可话说回来,很可能在本次炸桥案中秘密辅助乌方的美国,难道就能“稳坐钓鱼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爆炸案发生后,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在面对媒体的提问时,声称看到了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相关消息,但对此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这样的反应,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毕竟,前不久刚刚发生了“北溪”管道遭破坏案,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就是幕后黑手。现如今,又一场针对俄民用基础设施的破坏案发生,在外界并不相信乌军特种作战能力的前提下,自然会怀疑有美国的身影。

可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是俄罗斯破坏了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美国还会沉默吗?须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两百多天里,美国媒体可是相当热衷于报道俄军攻击乌克兰医院或学校的新闻,尽管这些设施都被乌军当做了军事据点。

所以,美国防部的沉默,既是心虚,也是对乌克兰的偏袒。

这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自诩“正义”的美国其实并不关心是非,而只在乎立场,且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宁可不断越过底线。从“北溪”天然气管道,到克里米亚大桥,下一个难道就是扎波罗热核电站了吗?

而无论如何,受伤的总是无辜的民众,我们只能庆幸生活在一个和平且充满安全感的国度。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