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法院反规避执行有力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金额达32.33亿元

阳光已熟透丶
阅读

太原法院反规避执行有力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金额达32.33亿元

太原法院自2023年开展反规避执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强制腾房721套,拘传2052人,拘留190人,罚款22件,移送拒执21件,打击虚假诉讼6件,信用修复272件,执行和解1216件,执行到位32.33亿元。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法院力量。

反规避执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动员大会

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

有些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财产,造成执行案件中止,法院有什么办法?为了从思想上转变被执行人观念,积极引导被执行人实现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之变,太原法院打出反规避执行组合拳。

针对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后,被执行人财产现况不透明、恢复执行没线索的情况。太原法院创新财产报告制度,发出公告,要求终本案件被执行人定期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财产报告窗口、电话、邮箱,方便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截至目前,已收到被执行人报告财产12457人次,从中研判发现执行线索349条,恢复执行金额921万元。

如何提高被执行人自觉主动履行的积极性?太原法院用信用修复进行正面引导。针对已经履行完毕执行义务的部分企业因银行系统更新不及时导致无法贷款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太原中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出具自动履行通知书和信用证明,方便企业融资经营。

针对暂时履行困难且配合法院报告财产的被执行企业,太原中院发挥善意执行理念,给诚实而不幸的当事人以生存空间,暂停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放水养鱼,让企业恢复造血功能。让投资几百亿元的某省属大型国有化工企业不至于因执行雪上加霜,实现了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被执行人仍不想主动履行怎么办?太原法院用活悬赏措施,挤压被执行人逃债空间。针对申请执行人没有提供和法院依职权没有发现财产线索的案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利用法院官方媒体、本地主流媒体等渠道,发布带有被执行人照片、身份证号等信息的执行悬赏公告,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法院寻找执行线索。

太原中院执行局局长邢如灏告诉记者,为了方便申请人和人民群众发现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时法院能够及时出警,避免贻误战机,太原中院于今年6月1日在六城区开通了“执行110”(0351-5678110)24小时线索举报电话,挤压失信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空间,加大强制执行威慑力,为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兑现“真金白银”,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和优质高效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截至目前,太原法院已经收到被执行人报告财产12457人次,从中研判发现执行线索349条,恢复执行金额921万元。同时发布执行悬赏公告246份。截至目前已有6案通过悬赏公告发现执行线索予以执行并兑现赏金,执行金额3412万元。“执行110”共接听电话1600余次,平均每月出警12次,当场履行7件,和解9件,送拘8人,扣押车辆2辆。在反规避执行组织拳的作用下,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的观念基本形成,正向效果已经显现。截至目前,在执行收案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1.76%、执行办案压力大增的情况下,案件执结率仍然提高5%。

从“事后惩处”到“主动出击”

“法官,我发现这个被执行企业有钱!每年那么多商户租他们的商铺,光租金最少就有几百万。”“我们马上到执行现场进行取证。”这是发生在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与申请执行人之间的对话。

当天下午,太原中院出动执行干警和司法警察100名,对被执行人的某建材市场进行了调查。通过挨家挨户询问,查看物业费、租赁费交款收据,同时对涉案建材市场财务账本进行封存开展为期一周的财务审计,发现该被执行企业账外循环4.8亿元。

执行在现场

据了解,该案系两家企业因股权买卖纠纷引发的执行,被执行企业银行账户在申请人申请执行后已被法院查封,该企业一直通过账外循环的方式转移资金,规避法院执行,损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被执行企业通过账外循环规避执行,损害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太原中院通过现场调查、环境调查等执行方法,充分发现被执行企业可疑线索,结合运用财务调查和财务审计让账外循环的影子钱现身。

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方式还有很多,如被执行企业为规避执行而虚设法定代表人、股东抽逃公司资产架空公司、被执行人利用与第三人虚假处理财产或虚增债务等不诚信行为提起执行异议 ……

太原中院培树穿透思维,用大数据揭开公司面纱,创新引入第三方企业查询平台“天眼查”,利用第三方大数据准确查询被执行公司的关联公司、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信息,对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实际控制人采取执行强制措施,在查明认缴出资不到位的情况下,通过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等方式,让相关人等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已通过本平台查询到被执行企业执行线索831条,执行金额4亿元。

针对这些规避执行的不诚信行为,必须加大对这些行为的规制力度。为此,太原中院常态化开展规制不诚信诉讼工作,制定办案指引,列举滥用诉权的18种具体情形,明确处罚依据,并对诉讼参与人进行处罚,对不诚信行为予以罚款,情节严重涉嫌虚假诉讼罪的坚决予以移送公安机关,利用虚假诉讼规避执行行为的情况大幅减少。

从“强制执行”到“能动执行”

“我们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避免办理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在执行某大型省属化工新材料企业合同纠纷系列执行案时,太原中院执行法官深有感触地介绍说,“考虑到被执行企业的申请执行人众多,分布在中院和各基层法院,分散处理不利于执行标准的统一,也不利于执行工作的开展和执行矛盾的化解,我们决定主动提级执行,把所有涉及该企业的执行案件提级到中院统一执行。”

从“强制执行”到“能动执行”

太原中院能动执行,“放水养鱼”,最终涉及该系列案件全部达成了执行和解,让被执行企业有了“造血功能”,能够顺利融资实现正常生产经营。截至目前,涉及该执行企业的系列执行案件359件已经全部执行履行完毕,该企业已经扭亏为盈,实现年赢利10亿元以上。

太原中院执行工作一盘棋考虑,对部分基层法院执行案件提级执行,减轻了基层法院执行压力,有利于提升基层法院执行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太原中院共提级执行疑难复杂和关联案件6443件,全市执行质效提升明显,满意度大幅提高。涉执行信访案件案访比等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太原法院从要给企业当好服务员,努力打造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发,着力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司法服务之中,让司法服务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让生效判决能落实、真落地、见实效。

太原中院在办理位于太原市清徐县的某铁路物流公司执行案件中,发现该被执行企业虽然有8名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标的共计2.5亿元,已经资不抵债,但有一些优质资源,仍有重整可能。

太原中院执行法官来到了执行现场进行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执行法官了解到,虽然某铁路物流有限公司符合宣告破产的条件,但是公司持有的太中银铁路战略装车点专用线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也都不希望公司彻底停产。经过努力,部分执行申请人提出了重整申请,执行案件转为破产重整。最终,8名申请人同意了债转股方案,该企业重整成功,保住了2000多名员工的工作。截至目前,该企业已实现运营收益1582万元,纳税216万元。

针对部分被执行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债务,导致纠纷不断,涉及大量执行案件不具备执行能力而被迫终止的情况。太原中院在执行阶段启动司法审计,开展“预重整”“预和解”“预清算”,探索庭外重组和诉讼重整衔接,促进执转破工作高效推进。不仅有效化解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存量多、负担重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让“僵尸企业”有效出清,让有价值的企业凤凰涅槃。截至目前,推动56家企业涉1912件执行案件进入“执转破”程序,盘活土地1037.41亩,盘活资产10.42亿元,帮助8500余名员工稳住就业,让三针医院、山西晋煤铁路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有挽救价值的企业重焕生机。

解决执行难如何寻找外援,增加合力?太原中院牢牢坚持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格局模式,主动沟通,能动司法,与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六单位签署了协作协议,建立了被执行人查询系统,方便准确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同时与市政府委综治中心建立合作,全市7900余名网格员参与到了法院查找被执行人、送达司法文书等工作,8月1日的执行公告通过全市网络员队伍推送,实现了阅读量10万+的效果。

从提升被执行人履行裁判的意识自觉,到增强法院主动发现规避执行的措施,再到提升法院执行工作的能动性,太原中院以反规避执行为切入点,形成了一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完整流程体系。(张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