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退出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出品|虎嗅汽车组
作者|李文博
编辑|周到
头图|视觉中国
“曾经30万排队买,如今10万无人问。”
这,就是广汽三菱——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跨国合资汽车公司在中国划下的命运弧线。
10月24日,这条弧线终于轰然坠地:广汽集团分别以1元对价受让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持有的广汽三菱30%、20%股权,受让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这意味着,继铃木、讴歌之后,又一日系合资品牌,从中国汽车牌桌上,黯淡离场。
与两位先烈一样,三菱也在中国市场创造过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2017年到2019年间,广汽三菱的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台、14.4万台和13.3万台。这样的成绩,对一家只生产SUV的中等规模汽车制造商来说,已经是爆表级的表现了。
不过,从2020年开始,广汽三菱就进入了下行通道,过去三年在中国的销量分别只有:7.5万台、6.6万台、3.36万台。今年上半年,只卖掉了1.2万台。
与中国市场惨烈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菱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市场,都实现了产量增长:在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地区,三菱2022年产量为101万台;在全球范围内,三菱2022年的出口总量为35万台。两者加起来,三菱去年的全球总产量近140万台。
单从数据维度看,退出中国市场,对三菱来说,是一件大幸事:今后再也不用为了这点醋,专门包顿饺子了。
和三菱不想专门给中国市场包饺子的,还有总部位于捷克,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品牌之一的斯柯达。
2005年,斯柯达进入中国。2007年,推出第一款国产车型明锐(Octavia)。半年不到,这部起售价要12.49万的紧凑型轿车,就卖出去3.18万台。要知道,当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38万元。
要买一台最便宜的明锐,一个单身汉少说也得9个月不吃不喝不消费。
那个年代开一台明锐,虽然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有钱人”,但“混得不错”,绝对是没跑了。
明锐让斯柯达见识到了中国人在汽车上惊人的消费能力。很快,它们就把更贵更大的中级轿车昊锐(Superb,之后的速派)搬进国内。不错的产品力,合理的定价策略,再加上张学友的号召力,让斯柯达一时间风头无两。
2013年,第一百万台国产斯柯达下线。从2016年到2018年,斯柯达连续三年在中国卖出超过30万台新车。体量上的急速膨胀,让斯柯达一边忙着数钱,一边忙着进一步夯实“大众平替”的公众形象。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斯柯达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
从2019年开始,斯柯达受中国人欢迎的程度,开始进入断崖式下降期。2022年,斯柯达在中国只卖出去4.46万台,是2018年销量的13%。中国也从斯柯达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跌至第六。
面对颓势,斯柯达CEO Klaus Zellmer坐不住了,他表示,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们将与中国合资伙伴一起考虑,只在中国销售汽车,而不生产汽车。
翻译成人话就是:以前,斯柯达在中国,是大众的“平替”。现在,大众本身就是“平替”,谁会去多瞧一眼“平替的平替”呢?
像三菱和斯柯达这样,在中国市场,从顶峰跌落谷底的跨国汽车品牌,还有很多:雷诺、铃木、讴歌、马自达、DS、Jeep、菲亚特、现代、起亚等。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时间里,已有6家跨国汽车公司,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剩下没退出的弱势车企,要么半死不活,要么魂不守舍。
赫赫有名的跨国汽车公司,密集地从中国卷铺盖离场,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感觉:
它们,是不是真的快关门了?
其实过得挺滋润
事实上,对跨国汽车品牌来说,无论是已经退出中国,还是在中国苟延残喘,确实是正在经历着的重伤。但这道伤口,不会像许多中国人想象的那样,让这些跨国汽车公司,瞬间毙命。
因为,这些品牌的车,中国人不喜欢,有人喜欢。
以斯柯达为例,去年全球市场的销量是73.13万台,相比历史销量巅峰的125.37万台,属实跌掉了50万台。
但一年能卖出去70多万台的汽车公司,怎么样都跟“倒闭”挂不上钩。如果这个销售体量都无法继续生存,那一年连20万台都卖不掉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理应吃不上今年圣诞节的火鸡。
对斯柯达来说,印度就是下一个中国:2022年,印度为斯柯达贡献了5.19万台新车销量,仅次于德国和捷克,是全球第三大市场。而斯柯达也将印度升级为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市场。
再比如“小车之王”日本铃木,2018年离开中国市场后,不仅没颓废,反而风生水起:去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96.9万台,以3.7%的成绩稳居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份额前十。在印度,铃木是当仁不让的神车,一年可以卖掉160多万台,占当地市场份额的约50%。
这意味着,在印度街面上,每两台新车中,就有一台是铃木。
都快从中国人记忆中消退完毕的法国雷诺,在全球市场,存在感依然很强:2022年,在没有俄罗斯市场支撑的情况下,卖掉了146.67万台新车。其中有23万台是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雷诺新能源车的畅销程度,仅次于丰田和特斯拉。
今年上半年,雷诺的全球销量为77.2万台,重回欧洲第二大汽车品牌宝座。
而且,这些在中国人眼中,“快完蛋”的跨国车企,挣起全世界人民的钱来,是一点也不手软。
2022年,雷诺集团累计收入417亿欧元,营业利润率5.6%,比2021年的2.8%翻了一倍。铃木净销售额357亿美元,比2021年多了40亿美元。
如果将视野拓展到丰田、本田、大众、通用、福特这些在中国市场愈发萎靡的品牌的全球表现上时,会发现它们在中国市场失掉的血,早就通过其它市场补回来了。
以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为例:丰田还是全球最畅销的汽车品牌,541万台的总成绩,甩开第二名的大众近100万台的差距。现代起亚、雷诺-日产-三菱、Stellantis、通用集团、福特、本田、铃木分列三到九,比亚迪以126万台的成绩,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大车企”序列,距离丰田的差距是415万台。
没太把中国市场当回事,似乎并不影响日、德、美、法汽车公司们,把自家小日子过得像以前一样热气腾腾。
基于这样的背景,一个疑惑旋即升起:中国在跨国车企的全球战略中,还有多少权重?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从赚进口袋里的钱这个角度看,失去中国市场这碗饭,跨国车企根本不会饿死,反而越吃越胖。
比如在中国只能当背景板的Stellantis集团,上半年就实现了984亿欧元的净营收和109亿欧元的净利润,超越大众和丰田,是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公司。
对Stellantis集团来说,中国不过就是一个市场,既不是重要市场,更不是唯一市场。
当然,Stellantis集团本就是个例,不具备普世性。对丰田、大众、本田、通用这样进入中国许久、仰仗中国多年的跨国车企来说,中国依然是极具吸引力的关键市场,唯一的差别是,核心程度没有之前那么高了。
因为,跨国车企在技术全面落后中国品牌的情况下,完全吃不到中国汽车新能源转型的红利,只能一边继续在传统燃油车的盘子里刨食,一边耐心等待翻盘的机会。
短期看,新能源车抢走的份额,不会动摇跨国车企的基盘,这对应了他们当下新能源转型迟缓的实际表现:
既然不怎么影响赚钱,干嘛自找苦吃。
可一旦把时间拉长,跨国车企就会发现,自己马上就要经历中国车企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市场遭受的待遇:
被反向合资,按头输出。
我们知道,燃油车时代,中国的策略是“市场换技术”,希望跨国车企在挣钱的同时,能同步拉升中国整体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可惜的是,大市场给出去了,换回来的核心技术,却少得可怜。
但新能源车时代,跨国车企在燃油车领域挖下的技术护城河,基本就是个摆设,不具备任何实际防御能力。想赶上进度,必须拿全球市场,换中国技术。
你会看到,为了保留最后的尊严与体面,传统汽车强国可谓“花招”百出:
欧盟正式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其实在调查前,欧盟先后出台了《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新电池法》《外国补贴条例》以及碳边境调节机制等,且等着中国车企进套收网。
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布恩曾公开表态,“我们绝不允许电动车的过度补贴冲击我们的市场,威胁到我们的企业,就像太阳能板行业那样。”
法国财政暨经济部长勒麦尔更是公开表态,对冯德莱恩就中国企业受益的补贴发起调查表示欢迎。
美国则在8月16日正式通过了《降低通货膨胀法案》,要求2023年,电动汽车电池中至少有50%的部件来自北美才能获得税收抵免。到2028年后,这一比例将上升到100%。
很明显,这是在针对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全球最大生产国——中国。
正如上海梅努托咨询公司汽车分析师冯世明所言,对汽车制造商的补贴大多数条款都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组装地点,但在全球范围内,将电池矿物和电池单元的加工地点也包括在内的情况很少见。
这些招数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有效延缓中国车企靠技术武器,打到百年汽车工业强国家门口的速度。但无法改变的是,跨国车企,倘若还想在中国继续卖车,就必须加大与中国本土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合作力度的事实。
因为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件领域,比如电池、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驾芯片、激光雷达等,都是中国企业率先实现了技术突破、产品量产和规模降本。比如大家熟知的“宁王”宁德时代,做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地平线,搞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的禾赛科技等。
所以你会看到,丰田找了小马智行;大众先找了地平线,又拉来小鹏;Stellantis掏出15亿欧元入股零跑,成为战略股东;奥迪曾传出求助比亚迪,不过最终还是找了智己。
跨国车企过去习惯的“外资主导产品规划、技术研发,中方负责生产制造及营销、渠道”的合资1.0模式,正在逐步转向“中方主导产品定义及智能电动相关技术,外方提供品牌造型、机械硬件开发”的合资2.0模式。
这代表着,跨国车企的角色,正从技术的主动输出方,转换为被动接收方。
厘清了角色的互换,“中国在跨国车企的全球战略中,还有多少权重”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
在销量层面,跨国车企可以依靠其它国家市场燃油车销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市场燃油车销量的萎缩。
但在技术层面,尤其是锚定未来的新能源技术方面,跨国车企现阶段可选的学习与合作对象,绕不开中国车企。
就我看来,与其日后被中国车企用巨炮轰开大门,跨国车企还不如早点放下傲慢,主动示好,找条活路。
随着中国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增长,那些没赶上趟的跨国车企,被中国车企赶下正面竞争的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退出中国,对这些拥有全球市场广泛布局的跨国车企来说,的确是伤了筋动了骨。可大家距离关门倒闭,还很遥远。毕竟,从其它市场拆下来的西墙,是可以补上中国市场这面东墙的。
但,当跨国车企的新能源造车技术,大部分都来自中国车企的反向输出时,他们想离开中国,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那时的跨国车企会发现,技术的东墙和西墙都倒了,自己手里,竟然连一块完整的砖,都没有。
更多知识
-
如何治疗和预防甲流(服务窗·科学防疫)
原标题:如何治疗和预防甲流(服务窗·科学防疫)每年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散发病例。什么是甲流?有什么特点?如何治...烟燃烟灭つ 268 阅读
-
iPhone15的type-C接口玩手段,欧盟将重罚,苹果会妥协么?
据称苹果今年的iPhone15将会首次用上type-C接口,不过苹果为了赚取厚利可能会给type-C接口,而欧盟显然也早就为此做好准备,如果苹果执意如...﹏丶小迣界 284 阅读
-
微视频|同心逐梦 共向未来
原标题:微视频|同心逐梦 共向未来春风浩荡中,2023年全国两会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胜利闭...■■俗人雅钦 187 阅读
-
东方甄选回应直播间疑似售假:会积极解决问题,请不要攻击主播
Tech星球3月16日消息,日前东方甄选被曝将养殖虾当野生虾卖引发热议。昨日晚间,东方甄选官方账号发文回应称,“东方甄选作为一家公司,会...原地等候已经远去的幸福 216 阅读
-
OpenAI 离成熟商业公司更近一步
发布 GPT-4 的同时,OpenAI 离成熟公司越近,离名字里的 “Open” 越远。GPT-4 无疑是一个更好的产品。写散文、诗歌、代码,这些 GP...床上小旋风 281 阅读
-
维珍轨道公司暂停运营一周:员工休无薪假,股价暴跌50%
3月16日消息,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当地时间周三火箭发射公司维珍轨道决定暂停运营一周时间,并安排大部分员工休无薪假,期间寻求能...冷夕颜 237 阅读
-
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繁荣 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原标题: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繁荣 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题: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繁荣 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新华社记者十四届全国人...而后的我们 220 阅读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
原标题: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 ◆ 1991年2...愚人自愈 203 阅读
撰写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