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踩死的蟑螂,为什么第二天消失了

残花败影
阅读

你踩死的蟑螂,为什么第二天消失了

你在家里,遇见过蟑螂么?

大部分人看见这些不速之客,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踩上一脚。但第二天扫地时,却可能发现,昨天还躺在角落里的蟑螂尸体,离奇地不见了。

消失的它,究竟去了哪里呢?

这可能是因为,那一脚的危害并没有给蟑螂造成足够的伤害。这一物种独特的身体构造与生理机制让它们幸免于难。

蟑螂的外壳由外骨骼和连接外骨骼的关节膜组成。正是柔软的关节膜,让它们具备了优越的变形能力,在遇到危险时能迅速压缩身体[1]。

有科学家测试了蟑螂的压缩能力,发现身高在12毫米左右的蟑螂,能顺利穿过只有3毫米左右的缝隙,将身体的高度压缩至原本的四分之一[1]。

蟑螂能钻过只有自身高度1/4的缝隙 / [1]

不仅如此,蟑螂的外骨骼也又轻又韧,有着十分出色的抗压能力。研究发现,压缩身体时,蟑螂可以承受最高达到自身体重900倍的力,之后还可以正常飞行[1]。

当你的大脚从天而降时,蟑螂可能及时施展了缩骨功,凭借缩小的身体与优秀的抗压能力躲在你鞋底的缝隙里,毫发无伤。

即使不幸受伤,蟑螂所能承受的伤害与自愈能力也远远超出人类。包括蟑螂在内的许多昆虫,都有自切腿部来防御捕食者的机制,但不久后,它们就可以长出新的腿[2]。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用216只幼年蟑螂来研究蟑螂的断肢再生能力,将这些蟑螂分为对照组、自体切除组、人为切除灭菌组和人为切除未灭菌组[2]。

结果发现,70%的蟑螂在28周的实验结束后仍然存活,存活率与伤口切除方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2]。

断腿对蟑螂来说只是小问题,新的腿迟早会长出来的 / 图虫创意

不过,自切后蟑螂腿部的再生速度更快,大约第五周后就可以观察到新生腿,但人为切除组的腿部再生速度较慢,直到第十二周开始才被观察到[2]。

哪怕是被断头这样足以让人类当场毙命的严重伤口,也不足以让蟑螂立刻魂归西天。

在失去头部后,蟑螂仍然可以通过位于腹部的气孔呼吸,并通过遍布全身的神经组织做出反应。有科学家利用切除头部后的蟑螂进行过实验,发现虽然它们运动神经元的活动相当不协调,但仍然能够缓慢行走[3]。

所以,你所见到的,被踩中后一动不动的蟑螂,可能还没有真正死亡,只是触发了昆虫的一种常见机制,假死(death feigning)。

许多昆虫被发现存在假死行为,比如色泽艳丽的紫斑蝶 / 视觉中国

这是动物在战斗和逃跑都行不通时的一种常见的最终防御反应[4]。在这一状态下,昆虫的腹部通气通常会大幅减少,运动神经元剧烈放电,以维持僵硬的姿势[4][5]。

昆虫用这种方法来避免被天敌捕食,增加生存概率。当气温降低和夜晚光线较弱时,昆虫表现出假死的概率还会进一步提高[5]。如果能够幸免于难,通常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会逃之夭夭。

还有一种情况是,被你踩中的蟑螂,可能被其他同类吃了。

同类相食的行为在蟑螂里相当普遍。如果环境温度升高,这种可能性还会进一步增大[6]。科学家曾经观察过五种毒饵杀灭德国小蠊的情况,结果,所有毒饵都观察到了同类相食所造成的二次灭杀效果[7]。

在自然界中,有超过1500种物种存在同类相食的行为,包括看起来很可爱的黑尾土拨鼠 / 图虫创意

看到这里,也许你接下来会调整踩蟑螂的角度与力度,力求让蟑螂一命呜呼。不过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蟑螂是一种杂食的群居性昆虫,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

以美洲大蠊为例,雌性美洲大蠊性成熟后,无论是否交配都可以产生后代[8]。

它大约每4~10天产一次卵,每次产卵14~16枚,每个卵鞘可孵化出6~14只若虫[8]。意思是,最快的情况下,一只雌性美洲大蠊只要四天,就能生产出896只小可爱。

所以,踩死了一只蟑螂也别急着得意,或许在你家的角落里,还藏着一千只。

参考文献:

[1] Jayaram, K., & Full, R. J. (2016). Cockroaches traverse crevices, crawl rapidly in confined spaces, and inspire a soft, legged robo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8), E950–E957.

[2] Marzullo, T. C. (2016). Leg Regrowth in Blaberus discoidalis (Discoid Cockroach) following Limb Autotomy versus Limb Severance and Relevance to Neurophysiology Experiments. PLOS ONE, 11(1), e0146778.

[3] Zill, S. N. (1986). A model of pattern generation of cockroach walking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Neurobiology, 17(4), 317–328.

[4] Rogers, S. M., & Simpson, S. J. (2014). Thanatosis. Current Biology. 24(21). R1031–R1033.

[5] Humphreys, R. K., & Ruxton, G. D. (2018). A review of thanatosis (death feigning) as an anti-predator behaviour.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72(2).

[6] Richardson, M. L., Mitchell, R. F., Reagel, P. F., & Hanks, L. M. (2010).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annibalism in Noncarnivorous Insects.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55(1), 39–53.

[7] Gahlhoff, J. E., Miller, D. M., & Koehler, P. G. (1999). Secondary Kill of Adult Male German Cockroaches (Dictyoptera: Blattellidae) Via Cannibalism of Nymphs Fed Toxic Baits.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92(5), 1133–1137.

[8] Lin L, Wen J, Li S, Liu F. (2022). Life-History Traits from Embryonic Development to Reproduction in the American Cockroach. Insects. 13(6):551.

撰文:釉里红

审核编辑:李梦一

图片编辑:釉里红

运营编辑:张子怡

内容编辑:釉里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