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如何实现“研学优”

和你遇见
阅读

“研学游”,如何实现“研学优”

(原标题:“研学游”,如何实现“研学优”)

图为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孩子们在体验修复文物。

孙中喆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热度持续攀升的研学实践,在暑期迎来旺季。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而日益升温的市场需求,也对研学实践的规范经营、内容提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探历史古迹、览山川湖海、访知名学府……近年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研学游广受欢迎。进入暑期,研学游更是迎来旺季。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劳动实践、校外活动、研学实践、科普教育基地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学校、服务站点建设”,研学实践基地位列其中。此前,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能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而日益升温的市场需求,也对研学实践的规范经营、内容提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色研学,正当其时

“如何做到真空环境?”“空间站如何可持续维护?”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来自浙江杭州拱墅区的数百名师生,正在开展“太空探索”夏令营。师生们不仅参观集成测试大厅、电磁兼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场所,还参与科普讲座、太空实验等活动。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办、杭州市拱墅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研学活动。学生分批前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和北京新技术基地近距离参观学习。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多名研究员、博士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浩瀚星辰的种子。”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史寒屹表示,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研学内容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杨介绍,研学旅行分为路线类和基地营地类产品,根据主题又可细分为科学、红色、文博、工业等。

当下,不少具有研学条件和优势的单位立足所长,自主开展对应的研学活动,从而形成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市场。

山东曲阜创新研学旅游模式,探索“文化+教育+旅游”新业态,开发了“跟着孔子去游学”等10多条特色研学线路。截至目前,全市接待研学游客80万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近年来建设了国防科技园、红军长征博览城、圆明新园景区等20多个研学基地,专业研学导师队伍已经超过300人。“我们充分利用横店的影视资源,开发了“一部电影的诞生”“走进电影”等多个影视类课程。”横店一家研学公司负责人周薇表示。

“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研学机构,能够借助已有的优势,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努力练好内功,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研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蔡宁说。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有所收获,是研学的题中之义,也是家长和学生的期待。什么样的研学能够满足期待?

“作为家长,我希望能通过研学游这个‘行走的课堂’,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曲阜夫子学校的学生家长苏士千表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次研学游,我学到了不少《论语》知识,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曲阜夫子学校六年级学生孔芯妍写的游学日记。

“研学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曲阜夫子学校校长程兆见表示。

在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看来,研学让教育走进现实场景,“通过情境式、启发式和体验性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动机,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

那么,如何科学设置研学游活动?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研发,“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注重课程与教材的相关性、内容的专业性,提升讲师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有所收获。”程兆见说。

不仅要有特色研学课程,更要有稳定专业的导师队伍。对于这一点,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俞晓华深有同感,“和普通的旅游不同,研学要为孩子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优质的研学产品应该兼具教育属性和旅游体验,将知识性、科学性、体验性、教育心理规律等综合到产品当中。”张杨说,正因如此,家长和孩子应选择有正规资质的机构和口碑好的项目,根据自身消费能力选择匹配的产品。

规范标准,良性发展

当前,研学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有家长反映,部分研学旅行存在定价随意、安全难保、资质不全、游而不学等问题。

“孩子去西安研学5天费用6080元,还不如我们之前带他去旅游的收获多。”前不久,家住北京的家长默默让孩子参加了一次研学游,实际情况和宣传的相去甚远。

在旅游行业从业数十年的张华(化名)说:“一些研学旅行打着‘研学’的旗号,价格是普通旅游团的2—3倍。”更有一些研学机构与小型、非正规旅行社合作,将项目外包,质量和体验都难以有保证。

在业内人士看来,研学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去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研学旅行指导师应接受何种培训、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取得资质,尚需进一步论证实践。

当前,部分地方已逐渐开始对研学旅行进行更为详细的监管和指导。例如,山东省曲阜市制定了《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要求学校必须确保研学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学校可进行专门的研学培训,增强教师在研学设计与组织、风险管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活动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曲阜市副市长储艳丽说。

为进一步规范研学质量,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教育局,实地察看研学路线,并且要求研学基地导师现场演示研学课程。以合肥铭传故里为例,研学基地不仅结合刘铭传的英雄事迹,设计开发了一整套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特点的研学课程,还把周边农村纳入研学游的线路中来,结合乡村振兴主题,拓展和丰富研学内容。

“在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仍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助推研学市场高质量发展。”张杨说,目前,研学产品的质量正不断提升,课程化开发日趋专业,“期待学校、教师和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系统性知识和旅行体验。”

(综合本报记者曹雪盟、陈世涵、李蕊、窦皓、刘军国、王珂、田先进报道)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