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出片!快去琥珀大楼打卡“多巴胺”配色的艺术作品吧

有個傻瓜曾經愛過妳
阅读

超级出片!快去琥珀大楼打卡“多巴胺”配色的艺术作品吧

鲜艳明快的色彩碰撞,热烈活泼的氛围感,这样“多巴胺”配色的艺术作品,你喜不喜欢?

近日,外滩虎丘路27号琥珀大楼2层的里森画廊也充满了这样明亮的色彩和欢快的氛围,可谓是将“多巴胺”配色的调色盘泼在了艺术的画布之上。

7月29日至9月2日,以《嬗变》为主题的群展在这里展出。该展览汇聚了四位分别来自中国、英国和日本的年轻艺术家,她们的创作主题都与图像、语言、大自然和时光流逝相关。

三位参观者一边阅读展览的介绍手册,一边讨论着:

“我分不清莎拉·坎宁安和艾米莉·摩尔。”

“根据手册上的介绍,她们都是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的硕士。”

“你看,莎拉的油画线条相对粗放一些,有种原始和狂野的特点。而旁边那些编织品则出自艾米莉·摩尔之手,更接近松散的极简主义……”

他们所说的两位艺术家——莎拉和艾米莉来自英国,她们都喜好以自然景观为创作主题,而且作品都充满丰富的色彩。她们用各自迥异的风格,表现着她们眼中的世界。

艾米莉·摩尔《红色鸢尾花漂浮在天空中》

这是艾米莉·摩尔(Emily Moore)今年在法国南部所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她用纱线和串珠作为材料,将花朵定格在绽放的瞬间。艾米莉的创作是自由自在的,她把“无拘无束”当作自己艺术实践的关键词。与现代主义绘画几何式的工整结构相比,她的钩针编织作品则为绘画注入了更为松散和延展的形态。

莎拉·坎宁安《回声卫星》

莎拉·坎宁安(Sarah Cunningham)通过多层放射状的线条和色彩构建了万花筒般的环境,抽象出卫星发射时的轨迹与冲击力。整幅作品洋溢着激情和浓郁的个人色彩。比起展示给他人看,莎拉更像是在为自己而作画。她在不断涂抹、擦除、叠加的过程中,完成了独白式的自我解放。

石佳韵《蝴蝶》

石佳韵来自重庆,目前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她善于从“无形”中找到“有形”。蝴蝶的形象从左侧的具象画面飞入右侧的抽象画面中,成为视觉经验的一种符号表征。对石佳韵而言,绘画并不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单向输出,而是随时体察并去靠近那些转瞬即逝的外部“意向”,在不确定中与流动的感知相遇、相连。

作田优希《执着的追求》

日本艺术家作田优希在《执着的追求》中展现了一幅绚烂的繁花图景。植物的藤蔓、枝叶和花朵交错纵横,充满着跃动的生长感。整个画面在典雅的设色下更显得温婉而清秀。作田优希常常从童话中获取灵感,并以歌词、小说中的文字,及民间传说和神话中的人物名字为作品命名,将文学的表现力融入绘画之中。

快来琥珀大楼,欣赏艺术世界的“多巴胺”配色,感受绘画带来的快乐“多巴胺”吧!

记者/徐敏儿(实习)

编辑/宗哲麟

图片/徐敏儿(实习)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