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学者:IPEF弹性供应链协议之意不在规避“断链”,而在遏制中国

囍遇你
阅读

马来西亚学者:IPEF弹性供应链协议之意不在规避“断链”,而在遏制中国

(原标题:马来西亚学者:IPEF弹性供应链协议之意不在规避“断链”,而在遏制中国)

今年5月,“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弹性供应链协议在美国签署。然而,这一协议的目的并非规避潜在的供应链中断,而是旨在亚太地区建立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平行的多边框架,以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美方没有就降低关税和扩大美国市场准入兑现任何承诺,IPEF只不过是美国掩盖自身对中国与其竞争之担忧的地缘政治工具,无法真正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今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14个参与国的贸易部长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举行会议,并签署了首个供应链协议,引发全球关注。这项备受拜登政府吹捧为“世界第一个多边供应链协议”的弹性供应链协议,终于在IPEF面世一年后定案。

它与其他三项即将在今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出台的协议,即贸易、清洁能源和公平经济协议,奠定了美国同其他13个参与国共同构建这项“印太经济框架”的基础。

参与国从未试图掩饰它们的隐性议程,即要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平行的多边框架,以牵制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供应链协议的成员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文莱、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除了美国、印度和斐济之外,其他11国都是RCEP的成员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两个协议的成员国高度重叠,难免令人们对美国所谓要通过该框架加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产生怀疑。因为它只是复制了RCEP的功能作用,却看不出有任何形式的互补。

美国至今未承诺给予关税减免和更大的市场准入,尽管其他13个IPEF成员国对此表示失望,可它们对供应链弹性的集体关切是切实存在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迫使企业追求供应链多元化。在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之际,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大肆渲染“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

底特律会议结束后,虽然最终文本仍未公布,但美国商务部很快宣布,拟议中的协议将为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应急通信渠道,以便在未来供应链中断时寻求支持。它还有助于“促进成员在危机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从而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作出反应,并尽其所能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这似乎切中痛点,但实际成效有待观察。目前,任何人都无法对拟议中的危机应对机制妄下结论。诚然,信息共享和协作对于应对任何全球性挑战都至关重要,可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可替代的供应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尽管美方宣称IPEF具有包容性,然而它将中国和东盟的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明显排除在外,其本身就是对包容性的反讽。

事实上,中国并未幸免于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的影响。柬埔寨、老挝、缅甸这三个东盟最欠发达的经济体,更是备受冲击。假设供应链面对新一轮中断的冲击,届时世界需要的是全面通力合作。任何执意将特定国家排除在外的行为,都是大家承受不起的。

细思其弦外之音,我们不难发现,所谓对“供应链中断”的普遍担忧,其实只是美方藉以掩饰其面对中国竞争的焦虑借口。而被视为“亲中”的东盟最欠发达三国被IPEF拒之门外,充其量只不过是美国计划中的“附带牺牲品”而已。

有消息引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在新冠疫情期间,半导体的短缺导致美国汽车生产中断,并使数以千计的工人失业。然而,这似乎并不足以成为其支持供应链协议的有力论据。

毕竟,半导体供应链长期以来一直掌握在美国所谓“志同道合的盟友”手中。即便在没有危机应对机制的情况下,美方还是可以调动其盟友来合力减轻供应链中断的冲击,尽管这不一定能挽救全局。

近日来,随着这项供应链协议的横空出世,美国贸易和工业协会开始不断施压美国政府,要求制定强有力的规则,以保障其国内利益。这值得IPEF的其他13个伙伴国普遍关注。它释放出一种警示信号,预示着日后IPEF的落实,或将会更加以美国利益为中心。

总而言之,这个由美国主导的IPEF只不过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地缘政治工具。它以规避潜在的供应链中断为借口,旨在将该地区其他国家与中国的供应链隔离开来。论性质,它根本不是一个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贸易协定,更不会为了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而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预期的是,在推进IPEF的过程中,伙伴们引颈期盼的关税减免和扩大市场准入等仍会持续杳无音讯,而美国预计还会继续向成员当中的新兴经济体示好,以力挽其在全球南方国家中日益减弱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