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助力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

深海玙鹿
阅读

上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助力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

原标题:上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助力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

上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选手在比拼商品展示技术。

为期一个多月的上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昨天落下帷幕。赛场内,1122名选手在本次大赛109个项目上展开竞逐,高手云集,精彩纷呈;赛场外,人们对于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的关注也同步升温。

超大城市上海,缘何不遗余力,举办这样一场大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佳瑛这样解析:此次大赛是一次全方位的“打开”——打开视野,充分展现上海技能人才培养的生动成果,探索创新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发展、尽显才华的体制机制;打开空间和通道,助力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伴随着产业升级,让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从上海走向国际舞台;更重要的是,打开一种认知与想象,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成为一种共识,让上海成为技能人才纷至沓来、逐梦圆梦的理想之城。

闭幕式上,与诸多奖项同样鼓舞人心的,是一组值得咀嚼的数据:2022年,上海企业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16.22万元,同比增长9.4%,增长量与增幅均为近五年最高。其中,高级技师年平均工资23.84万元,同比增长10.8%,增幅为近五年最高。与待遇同步递增的还有一种普遍的认可和自信——此次大赛选手呈现专业化、高学历、参与面广的特点,除中高职院校师生外,还有博士研究生、研究人员,以及行业内各类企业的从业者;大赛新设置20个新职业项目,同样映射出技能人才培养新趋势:不拘泥于单一技术,更需要跨学科培养。

行家里手有了“大视野”

此次大赛云计算项目中,24岁的袁明一举摘金,更向明年将在法国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发起冲刺。

究其成功经验,他道出答案:超前学习。

袁明曾就读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的正是云计算的前身——网络技术专业,涵盖物理服务器安装、网络规划、系统运维等基础知识,但他的学习又不止于此。一方面,学校探索校企联合专业课程,引入云计算架构、运维、云开发等核心技术,让他有了“开发、部署、实施、运维”一体化设计思路;同时,学校与上海软件协会、信息安全协会合作,让其有机会提前进入企业进行实操。2019年,学校推荐他参加云计算行业邀请赛,让他成为最早一批接触该行业的大学生,他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跨前一步,把握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契机。

就拿一个大型项目实施离线部署为例,传统Java服务发版部署有大量参数联调,有时一个机房同时涌入六七位工程师进行部署排障。通过学习云原生技术,袁明想了一招:运用容器化自动打包,编写部署模板,实现一键自动部署,避免多版本冲突,实现本地和云上等效运行,从而大大提高效率,也被运用于后续工作中。

此外,学校也敢为未来埋单。云计算需要虚拟服务器进行实操演练,学校通过与亚马逊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演练场及专家指导。

此次比赛,这样的全域视角成了他的致胜法宝。比如,当选择服务器数量时,不能一味求多,也不能太少,得实时根据流量进行控制。在稳定性优先的前提下,通过自动化弹性伸缩匹配来访流量,稳稳跨过每一关,并且在后续挑战模块中解决了最多难题,终获积分榜榜首。

袁明的跨前一步使其赢在了起跑线,也折射着上海对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布局思路:抓住风口,更要实现叠加效应。

打破“蓝领不如白领”刻板印象

“上海正打造技能人才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生态。要打破‘蓝领不如白领’刻板印象,让蓝领在待遇、晋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都不比专业技术人员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计处处长陈贝艺剖析,当前部分技能人才工资高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此次大赛公布的技能人才待遇数据,来源于去年对3781户企业、105.79万劳动者的调查。技能人才的工资水平,随着等级提升不断上涨。比如,首席技师工资超初级工3倍。

比对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年工资高位数为30.84万元,比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高7.58万元;高级技师、技师高位数分别为39.91万元和33.27万元,比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高8.36万元和1.72万元。相较管理人员,技能人才年工资高位数为26.79万元,比管理人员高7.32万元。

企业是技能人才使用主体,上海不断推动技能等级评价结果与人才使用、待遇挂钩,全市层面,2023年起将“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向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倾斜”“技能人才工资增长幅度高于本单位职工平均增长幅度”两项指标纳入上海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指标,引导企业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紧抓产业转型契机,技能人才培养进阶

此次大赛赛项设置,紧密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比如,上海正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109个比赛项目中,数字技术相关赛项近一半,以技能大赛形式培育、选拔优秀数字技能人才由此落为现实。

此次获得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金牌的郭吉明,抓住企业进行数字化、电动化转型契机,积极报名参加企业成立的车间自动化和数字化小组,开始学习编程、工业大数据等技术。4年时间,他从车间工厂坐进了办公室电脑桌前,会动手的同时更学会了动脑。

工业4.0项目裁判长、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袁海嵘,多年前曾作为中国专家组长带领选手在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上拿到金牌,如今他也面临着“转段”:从培养项目设计、安装集成,编程、调试运行、维保工业控制领域,转向复合型信息化与制造业相互结合的技术工。“复合型人才是制造业从业者的未来趋势,对人才的高要求,更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他也提出了更多期待:企业能更多参与到学校教学中,了解数字化软件,例如数字孪生,MES生产管理系统等,由此“双向奔赴”,加速技能人才更快培养适应制造业高速发展。

以赛育才,以赛选才。此次大赛109个正式比赛项目与今年9月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相互衔接,同时为明年将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储备更多能为国争光的技能好手。

作者:占悦

摄影:邢千里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