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新作《寂静的轰鸣》出版,书写关于生活的想象 | 读书日签

只陪他笑!
阅读

李鸿新作《寂静的轰鸣》出版,书写关于生活的想象 | 读书日签

原标题:李鸿新作《寂静的轰鸣》出版,书写关于生活的想象 | 读书日签

近日,李鸿新作《寂静的轰鸣》由花城出版社推出。这是媒体人李鸿继《苏醒就是为了活着》之后推出的又一散文集,舍弃宏大的叙事,或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专注于日常生活体验,从中领悟先哲的遗训,寻找人生的真谛。以大量私语化的写作方式探究哲理性问题,追寻“我”之过往与当下,从一条行走了18年的发展大道谈到生与死,以一棵与楼齐高的古玉兰树说到自由与自然,仰望天空发问我想、我要、我在、我去、我能等哲理经典问题。

以下摘编自《寂静的轰鸣》一书,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好像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何而起,自何而来,令人百思不解,欲说还休。越来越多的事情欲说还休。

关于这个世界与这个时代的“不知如何是好”,眼下的每一天,无数的人在接踵而至的大事件、大变局的渐变与突变中,不断亲历、旁观和体会。至于生逢其时的幸与不幸,便与不便,每个人冷暖自知。如是我闻,无论鸢飞戾天之流,经纶世务之辈,还是刍荛之微者,多言语茫然,阙疑阙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左右“不知如何是好”。

我只想说说我的“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在大时代的喧嚣与裂变中的小人物的感知,自然是“不知如何是好”。

这本书辑录的文字都是我用手机随手写成。这种写作方式零碎且随机,所呈现出的感觉也零碎而随机。这也表明我常常处于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

生命来自混沌,也一直是一种混沌。老子论道,赫拉克利特言逻各斯,中西方的哲人们从混沌开始,一直试图把生命说清楚,把这个世界解释清楚。虽人出己见,新奇相高,各有其妙,但具体到个体生命的体验与感知,却依旧是清晰的混沌或者混沌的清晰,遑论这个世界的纷纭复杂。古人云,已然之迹,其运有常。但人心危微之几,混沌至极,常常难求其故,难与君说,常常“不知如何是好”。也许正是这些“不知如何是好”,才给这个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惊愕与不知所措,才让难得的宁静也露出一丝不安,难得的美好也充满莫名的哀愁。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人的一切活动,包括死亡,都是试图对“不知如何是好”的突围与超越。哲学不是对“不知如何是好”的刨根问底是什么?宗教不是对“不知如何是好”的他途另觅是什么?文学不是对“不知如何是好”的人生重构是什么?绘画不是对“不知如何是好”的绘事后素是什么?人们所有的尝试与努力,探寻与追问,无一不源于自己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的“不知如何是好”。

在没有真正解决个人的焦虑之前,人是不可能得到安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人还是须得回到他自己本身,最大的可能与幸运还是在他本身。罗洛·梅给出了类似的指引: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自己。

木心先生说: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我想把我感受到的一些“不知如何是好”记录下来,仅此而已。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