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检测阳性数波动增加 临床医生:“二阳”症状普遍轻于首次感染

尛喃苽
阅读

新冠检测阳性数波动增加 临床医生:“二阳”症状普遍轻于首次感染

原标题:新冠检测阳性数波动增加 临床医生:“二阳”症状普遍轻于首次感染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陈俊杰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4月21日至4月27日,国内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抗原检测阳性率波动增加,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在一周内增加153.74%。

5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以及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感染科主任医师处得知,近期临床上新冠感染人数的确增加了。

彭劼表示,感染新冠的症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但普遍比首次感染要轻。是否感染新冠,免疫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免疫力的最好办法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于焦虑、劳累。

4月中旬开始,新冠核酸及抗原检测阳性数波动增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4月29日)数据,目前整体感染病例数相较于去年12月的高峰仍有明显下降,且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但4月21日至4月27日,国内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抗原检测阳性率波动增加。

具体来说,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在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4月21日-4月27日呈上升趋势,4月27日增至6752例,一周增长153.74%;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1日-4月27日波动增加,4月27日为4.4%。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疾控中心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4月27日的1.7万,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在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1日-4月27日波动增加,4月27日阳性数为249例(阳性率为1.5%)。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疾控中心

临床医生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即“感染人数自4月中旬起渐进式增加”。据彭劼统计,目前,其所在医院门诊每天大概有70多个发热病人,其中约50个为新冠阳性,50个阳性患者中约有30~35个是首次感染,15~20个患者为再次感染,其中大多数患者的首次感染时间为去年12月,包括个别医护人员。

彭劼称,目前判断患者是否为首次感染仍以患者口述为准,考虑到部分患者首次感染为无症状或没有进行过核酸/抗原检测,首次感染患者人数或有偏差,再次感染患者人数可靠性较高。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对记者透露,“最近(临床的新冠感染率)确实增加了,约90%是初阳,不到10%是二阳”,不知道未来几天阳性人数是否会更多。

“二阳”症状普遍更轻,脆弱人群可考虑接种疫苗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4月以来,钟南山、吴尊友、张文宏等多位传染病专家就新冠二次感染公开发表观点,其中张文宏呼吁“做好药物储备应对二次感染”,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并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上文提到的两位临床医生均对记者表示,二次感染的患者症状普遍要轻于首次感染,比如持续的时间更短,发烧的热度更低,但也不排除个体差异导致的特殊情况。

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抗病毒药物仍是治疗首选;对于普通人群,没有必要使用新冠抗病毒药物,可以适量储备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物、抗原试剂等。

彭劼表示,现在新冠疫情还在流行,公众不能对新冠感染放松警惕,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比如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开窗通风透气,去公共场所或密闭环境继续佩戴口罩等。另外,距离上次新冠感染已满6个月的人群,可以考虑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

“很难说是哪个单一的因素导致了二次感染,但免疫力是最重要的。”彭劼告诉记者,对于此前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半年之内,其体内的中和抗体理论上能对新冠病毒起到交叉免疫的作用,但如果该个体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比较快,新冠病毒载量比较高或者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劳累,都可能形成合力导致个体再次感染新冠。

不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秘方”可以直接提高人体免疫力。彭劼称,提高免疫力的最好办法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于焦虑、劳累,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连续加班加点,要调节好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刷手机。

“建议大家正面和科学地看待现在的新冠感染问题。”彭劼说。

每日经济新闻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