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第1,《长空之王》首波口碑出炉,我断言:这片一上映就会爆

那瞬间,好美
阅读

预售第1,《长空之王》首波口碑出炉,我断言:这片一上映就会爆

最近,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让不少观众“坐不住了”。

在该片多次路演和首映礼后,不少人的心弦被剧情所牵动,随之迸发出别样情感,甚至揪心到不敢看。

有的人,因这部影片哭到纸巾不够用:

“哭到头疼缓不过来,看到最后都是带着满脸泪”

有的人,因为这部影片而不自觉地看向天空。

触发燃点的他们,还认为该片是2023年最燃影片:

“紧张到攥着拳头,真的很燃。”

“看完为电影激动,结尾燃到我了”

甚至于,连导演郭帆、演员沈腾、金晨在内的圈内名人,看完电影,也疯狂为影片点赞。

这样一部引发广泛关注的电影,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卖关子了,它就是即将登陆五一档的电影《长空之王》,而上面那些就是看《长空之王》的正确姿势。

口碑发酵之下,其预售票房更是突破7000万,各项数据均领跑同档期。

而社交平台上,足足80次热搜榜单第一的表现,更显示着该片的超高讨论度。

那么,五一档即将到来,毫无疑问,这部《长空之王》势必会成为档期领头羊。

下面,就让青石来跟各位聊聊它的亮点。

01“刀尖上的舞者”——试飞员

从立意角度看,这部《长空之王》打了一张很新的牌。

这一次,它为我们科普了航空领域一个专有名词——试飞员。

试飞员,即专门执行飞机试飞任务的飞行员。

在新型飞机研发试验阶段,这类飞行员扮演的是极重要的角色。

每一架新型飞机推出前,往往是他们一次次先行驾驶检验,不断冒着生命危险摸索飞机性能问题。

由于任务的特殊性,这要求试飞员不仅要兼备出色的驾驶技术和强大心理素质,更要直面各式极限挑战。

正如电影里所说,“想要试出飞机的新极限,首先要突破你们(试飞员)的极限。”

为了取得新战机的极限数据,试飞员往往需要突破个人极限,直面不少难以预估的危险,他们也因此被视为行业里的“刀尖舞者”。

电影里,导演就以试飞员视角,呈现出一个个高空惊险画面,让我们直观感受试飞英雄们的奉献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长空之王》并非虚构,而是大量取材于真实原型。

借由影片上映,导演组也以花絮的形式带我们延伸戏外,探访现实中一个个试飞英雄的伟大。

比如完成歼-20首飞任务的试飞员李刚;

2011年,李刚成功完成歼-20的首飞试飞任务,成为第一位将我国隐身战机飞上蓝天的试飞员。

但首飞却不代表任务结束,而只是个开始。

在随后7年里,李刚与团队累计进行1000多架次歼-20飞行,直至2017年才正式交付部队。

谈到这7年来的种种艰辛,英雄李刚本人也只是淡然回应,试飞员群体更像是磨刀者,他们的出现,是为了给真正的飞行员提供保障。

而更令青石触动的,还有不少试飞英雄对航空事业的舍命奉献。

面对着镜头,一位位前辈细数着自己的试飞次数,笑谈着生涯里的各式危险。

谈到潜在的风险,老前辈们那不约而同的无悔回应,也让我们感受着一番慨然姿态。

显然,正是有了这一代又一代的试飞员奋不顾身试飞,我国航空事业才会一路蓬勃发展,才有了如今歼-20翱翔天际的盛景。

中国航空的长足发展,这些航空英雄功不可没。

就冲还原英雄事迹这一点,这部《长空之王》立意格局就很赞!

02 试飞员,侧面映射出了中国的航空史诗

《长空之王》主题更具深层含义的,还在于通过试飞员事迹,折射一出中国航空发展史。

自1949年以来,中国航空事业走出了一条从0到1、从1到无限可能的路。

幕后花絮里,剧组就请来中国航空人为我们介绍那段艰辛过往。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仅有17架飞机,且无一是中国制造。

与美国、苏联等国家相比,当时我国的空军力量与他们差距极大。

对此专家直言,当时的中国航空相当于在一张白纸上由一代代人“传承书写”。

而在老前辈们通力为中国航空打地基的过程中,试飞员则在中间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用一次次牺牲与奉献为航空事业开拓视野。

而这部《长空之王》也借由主人公试飞歼-20的过程,展现中国航空的新时代发展路,让我们感受航空人传承而来的民族情怀。

从电影中的很多镜头里,那份触动人心的民族情怀也是处处可见。

伴随着一个个惊险试飞过程,画面中的试飞员却依旧是那副坚定的姿态。

角色的坚定独白“我要试出最好的飞机,让前线的战斗员安全回家,陪他们的孩子一起长大。”更让人听来触动不已。

而在西方军机频频侵扰的背景下,试飞员那句“以前失去的,我们这代人要拿回来”,更让我们看到航空人那股硬气。

仿若一场跨越数十年的岁月史书,《长空之王》里的一个个角色将现实中一位位航空前辈们的家国梦还原了出来。

这一出中国航空梦的致敬,也让影片格局再次提升。

03 故事真好,当代先进战斗机试飞员的本貌被它拍出来了

聊完主题,下面我们将视角切回剧情主线,看看《长空之王》实际讲了什么。

《长空之王》故事背景发生在新时代,取材自多个歼-20试飞员的故事。

剧情里,主人公雷宇(王一博 饰)等青年飞行员经过各种严苛选拔,正式成为一名试飞员。

在西方战机利用装备优势屡屡侵扰的背景下,歼-20的开发早已迫在眉睫。

在队长张挺(胡军 饰)的带领下,这群奋不顾身的试飞员们也投入到一次次凶险的试飞中。

而为了中国航空梦的拓展,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试飞员面临的各式压力。

先是各式繁重训练对身体的考验;

角色们的各种试飞考核中,历经耐受性测试等各种极端状态训练。

如此累积重复的训练考核,不仅需要极强的身体体魄,更需要他们保持极强的韧性。

再有,则是外部力量施加的紧迫压力;

西方战机闯入我军空域,一句充满气势的“我们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让我们听着很气愤,也让我们感受着升级空军力量的迫切性。

而后,航空领导的那句台词,更是字字如箭击打心间:

“西方四代机对抗我们三代机,就像世界拳王泰森打一个高中生,那是毫不费力,我们必须尽快交出杀手锏!”

而后,则是试飞员为完成使命而被迫做出的牺牲;

胡军饰演的队长就曾出现在昔日战友墓碑前。

那句动容的“我想你了”不仅让人触动,更暗示了试飞之路里,有人付出了生命代价。

而王一博饰演的试飞员雷宇面对父母劝阻,那句“儿子不孝,但我不能不飞”,更让我们感受着试飞员为了大家而牺牲小家的精神。

这场歼-20的试飞路,是中国比肩西方大国的必经路,但背后,试飞员们的付出却也让我们看了泪目。

04 好看!高燃炫目,制作呈现出大片的质感

除了剧情外,《长空之王》还有一个大亮点不得不提。

那就是极具大片质感的场面营造。

对此,青石想用三个词形容影片的质感。

第一个词,叫做高燃;

电影里,一架架歼-20试飞战机穿梭于云间,飞速疾驰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

而歼-20的直观全景展现,也让我们感受这架新时代战机的炫彩夺目。

而那幕夕阳下歼-20齐飞的壮观画面,更让我们直观感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崛起,燃起对祖国日渐强大的自豪。

第二个词,叫做爽感;

影片开场,导演就为整部片子定下爽感十足的基调。

伴随着一场5分钟激烈空战拉开序幕,一架架战机穿梭云间的轰鸣疾驰为我们带来畅爽无比的视听体验。

而后,令人不舍得眨眼的炫目场景更是一个接一个来。

包括歼-20各种花式翱翔天际,都令我们看着颇为畅爽。

而大仰角视角呈现的战机飞驰,更让我们直观感受着歼-20的强大性能。

这动感十足的画面,怎一个爽字了得?

第三个词,则叫做揪心;

剧情里,伴随着试飞过程一次次挑战极限的操作,我们也感受着试飞过程的各种凶险。

歼20战机高空试飞过程中,一个个拔升、失速、重启的镜头,让我们如身临其境一样,不由得为角色命运揪心起来。其中胡军饰演的张挺队长,最让人揪心和感动泪目。

在导演的细致刻画下,“失速尾旋”“空中停车”等专业名词也画风鲜明地出现。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让我们直观领悟“刀尖上的舞者”这几个字的定义。

当然了,《长空之王》的大场面质感营造,更离不开一位特殊“大咖”的助阵。

没错,那就是万众期待的歼-20。

这次,片方“请到了”歼20真机出镜,这也是这架顶尖战机首次亮相大银幕。

不得不说,我们这次有眼福了。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剧情层面的亮点,都是《长空之王》吸引我们去看的理由。

而从影片制作角度,幕后班底更提升我对影片专业性的期待。

导演刘晓世自毕业后一直工作于航空工业集团,与试飞员群体接触颇多,他的执导让人对作品的专业性放心。

拍摄过程中,刘晓世还请到不少试飞员参与顾问,在每场戏几乎都有试飞英雄把关下,影片专业性也进一步上了锁。

横看竖看,无论哪个角度看,这部《长空之王》的优点都藏不住了。

整部影片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演技派们在线秀演技,还能直击歼20翱翔天际的爽感画面。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借由“试飞员”视角体会着变大变强的中国航空梦,感受着令人泪目的家国情怀。

有演技、有画面、有情怀,《长空之王》的质感实在是太足了。

五一档即将到来,青石也相信,这部《长空之王》绝对要在五一假期里“起飞”,有希望成为档期的“院线之王”。

青石电影 | 乐乐德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