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死于沟通

小懒猪
阅读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死于沟通

原标题: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死于沟通

4月17日晚上8:00

中医养生专家佟彤老师

分享《春天“去火”,要走这条“特殊通道”》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死于沟通音频:进度条00:00 14:18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前几天,微博看到一个帖子,内心久久未能平静。

起因是一位网友将自己和父母的聊天记录发了出来。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网友堆积在内心中的委屈和绝望。

短短的几句对话,没有理解,没有宽慰。

只有换着角度的指责。

令人窒息。

“其实每一次微信发出后,我都能猜到他们会回复什么。

但每一次,还是会抱着一丝愚蠢的期待。”

这个帖子,也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纷纷诉说自己的心结。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怎么现在什么话都不和我说了,每次都是问一句说一句。”

明明小时候对父母无话不说,是从什么开始渐行渐远渐无言了呢?

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有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的时候洗澡,妈妈怕她感冒,总是喜欢用很烫很烫的水。

她不止一次抗议过,但妈妈每次总说“不烫啊,洗着洗着就凉了”,然后强行把她按进水盆里。

次数多了,她就觉得说了也没用,只能选择顺从,在滚烫的热水里一直煎熬着。

后来有一次,水温真的已经超过她能容忍的极限。

多年来洗澡的痛苦煎熬,妈妈的每一次无动于衷。

这一刻她终于崩溃了,嚎啕大哭。

结果,妈妈冷淡回应道:“这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兑点凉水。”

等网友有了自己的孩子,看了育儿书后才知道:

从婴儿到儿童,皮肤有个逐渐变厚的过程。

但在这过程中,孩子的皮肤始终是薄于成年人的,所以比成年人更“怕烫”。

“我能理解妈妈是怕我着凉,是对我好。

可作为孩子,我还是很失望很难过。”

哪怕到现在,她也依旧无法原谅,父母这种自认为的关心和爱护,带给她的阴影和痛苦。

其实,身边很多父母都是这样。

他们永远抱着封建家长制那一套,以居高临下教训孩子的姿态出现。

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父母哪怕心里为孩子骄傲,也要淡淡提点一句“不要骄傲”;

当孩子遭遇委屈想寻求安慰,得到的却是“多从自身找原因”的训斥。

开口都是道理,讲的都是哲理,却从没关注过孩子内心的情感。

你能说他们不爱孩子吗?

不是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哪怕是牺牲和奉献所有,也要给孩子极致的爱。

但这种爱,却用权威武装着。

表面上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却只关心孩子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

不允许孩子不顺从,不允许孩子不尊重自己。

甚至还会在孩子质疑、反抗的时候,加重对孩子的指责和控制,以此来维持自己在亲子关系里的中心地位。

口口声声说是爱,在孩子心中却面目狰狞。

在谈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里,有一对母子。

儿子是一名时尚公关,为了签下一个合同,他可以疯狂陪客户喝酒,喝到住进医院。

但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妈妈。

甚至不愿意承认那是自己的家。

妈妈非常心酸也非常不解。

后来儿子坦言,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的的房门是没有门锁的,日记是妈妈可以随便看的。

甚至他学滑冰,摔倒了 13 次,妈妈也一次都没有扶过他。

因为妈妈觉得,要从小让他有跌撞感、挫败感,这样才能长大。

最后事实也证明,儿子确实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但再也不会向妈妈求助了。

很多父母总是把自己置于过来人的身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主导孩子前进的方向。

可孩子是人不是物,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

在他们最需要父母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得到的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冷漠、拒绝和忽视。

那失望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扎下根。

以前公司有一位同事,从认识时候开始就没见她和家里怎么联系。

偶尔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也是几句话就搪塞过去。

我曾经一度觉得她是个凉薄的人。

直到在和她的一次聊天中,我才找到了答案。

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也没什么零花钱,存了很久很久才买了一本喜欢很久的笔记本,很高兴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的第一句话:你哪来的钱?

妈妈的第二句话:你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

长大后,她以为自己有了工作会赚钱,终于有资格和妈妈撒娇了,结果:

她说上班累,妈妈说,那你工资高。

她说被领导针对,妈妈说,你要是没错,人家能批评你吗?

她说童年留下创伤,妈妈说,短你吃穿了吗?没供你读书吗?养你养出罪过了?

“所以现在我对他们根本没有亲人的感觉,待在一起没话聊,也不想听到家里的任何消息。”

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失望性情感隔离”。

在一次次的失望累积叠加后,她们不再把父母当成情感的依靠,不愿再跟父母有情感连接,害怕再次遭受伤害。

哪怕后来父母再想表达关心,但是对他们来说,迟来的关心,就像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草席,葬礼上的溢美之词。

曾经最想要的亲密,现在的到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甚至有的孩子拼命想摆脱父母带来的创伤时,父母想的却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懂感恩?

多么可悲。

但今天,我不是想单纯地指责父母。

只把责任归咎在父母身上,对他们来说也很不公。

家庭教育家吴晓乐讲过学生纪小弟的故事。

纪小弟是二胎家庭中的弟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将他与学业优秀的姐姐做对比。

为了鞭策他学习,纪妈妈要求每节家教课都要考试,还得给纪小弟布置双倍的作业才行。

然而,在辅导的过程中,吴晓乐发现纪小弟虽然知识基础薄弱,但是对篮球很有天赋。

可纪妈妈并没有在意,不仅不让纪小弟继续练球,反而更加用力监督他学习。

结果这种方式非但没有效果,反而激起纪小弟的逆反心理,对学习敷衍了事,成绩也一落千丈。

见此情景,吴晓乐想要劝服纪小弟的母亲,正视两个孩子的差异,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

但纪妈妈却反问道:

“做父母的我们,每天都在提醒吊胆,昨天为小孩粗鲁的举止给人道歉,今天又可能因孩子的成就而得到他人的赞美。

父母的成败,总是跟小孩绑在一起......若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走,等到将来找不到正式的工作,谁才是真正要去承担的人?

老师,那人会是你吗?不是吧?”

吴晓乐当即愣住,他这才意识到:

原来很多父母,也在痛苦中挣扎、困惑乃至恐惧。

这些年,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也特别多。

很多人把自己的一切挫折和不幸,都归咎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

不停找出“父母毁了自己”的例子,怒斥“父母皆祸害”,以此减轻自己的压力与羞耻。

可难以跨越的岁月的鸿沟,让两代人注定在成长经历和思维方式都不同。

父母成长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生存比健康更重要,更别说所谓的眼界、学识、育儿观念……

他们的生活经验仅限于此,所以当他们对养育孩子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他们也会焦虑: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外界会如何质疑父母没有教养好。

这份压力之下,很多父母宁可简单粗暴的控制孩子,也不希望被贴上“耽误孩子”的标签。

再加上,父母自身也有很多创伤未被化解,被压抑的欲望,持久的穷苦、不安,没被好好爱过……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种种因素叠加下来,就展现出了对孩子的拒绝与冷漠。

常看到一句话:“父母都在等儿女一句感谢,儿女却在等父母一句抱歉”。

但客观现实来说,这就是道无解的命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承接命运的方式。

而当我们能看到这一点的时候,父母可能也已经逐渐老去。

我们又怎么能去责怪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的他们,有能力好好爱我们?

这个世上,爱情和友情都可以选择,但唯有亲情是无法选择的。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很多困境,就有解了。

心理学家胡慎之在《走出原生家庭》提出,解开原生家庭的困局有三个步骤:

接受、修复和阻断。

1、接受创伤的存在

几乎所有的家庭养育模式里,都避免不了错的教育方式,没有人的童年是完美无缺的。

盲目的逃避和压抑自己的痛苦,或者寄希望于父母的改变来疗愈童年的创伤,只会让自己深陷痛苦的漩涡。

原生家庭不是我们拿来逃避与推卸责任的借口。

只有当我们接受创伤存在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修复和调整。

2、与过去的自己做一个联结

所谓修复,不是和父母翻旧账,告诉他们当时的自己有多难过、多受伤,而是跟当时的自己建立一个联结。

用现在的你,去保护那个时候的自己,用现在的视角告诉她:

“不要害怕,那不是你的错,是大人的错。现在的你已经拥有力量保护自己了,你的感受和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3、阻断创伤,选择支持性资源

原生家庭会影响我们一生吗?

会的,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姿态,但并非是终身的宿命。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通过阻断的方式来让自己做出一个新的选择和改变。

阻断的方式,就是寻找支持性的资源,可以是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人,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关系是每个人都逃避不掉的宿命,是性格强横的烙印。它深深影响着我们承认后面对爱情、亲密关系、工作职业的种种态度。它可以是终身的枷锁,也可以是一生的良药。”

父母是否改变,父母是否向自己道歉,哪怕终其一生都无法和父母和解,其实都不妨碍我们找到自己的幸福。

因为原生家庭的出路,不是等着父母的觉醒。

而是我们的成长是否足够。

当你有能力、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及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成长。

然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也才是我们反思家庭教育最大的意义。

点个【在看】,是时候和自己和解了。

也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过往的心结,聊聊你受过的教育,谈谈你想对父母说的话。

作者 | 小嗲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