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原文(伯牙善鼓琴)

听说爱情回来过
阅读

伯牙善鼓琴原文(伯牙善鼓琴)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伯牙善鼓琴原文,伯牙善鼓琴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3、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5、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6、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7、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8、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9、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10、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

11、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

12、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13、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

14、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15、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

16、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

17、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扩展资料:其他版本:1.原文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18、”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19、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20、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21、译文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

22、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

23、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24、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

25、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

26、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而是等待伯乐然后变成千里马。

27、2.原文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28、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29、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30、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1、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32、起先是类似于连绵大雨声音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33、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34、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听出我的心意,想象出的景象就像我心中的景象。

35、我到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3.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6、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37、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8、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9、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40、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说出他心里想的。

41、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42、于是,他把自己最爱的琴摔碎,把琴弦挑断,终生不再弹琴。

43、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44、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45、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46、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47、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48、《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

49、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50、“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51、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52、参考资料:伯牙善鼓琴-百度百科伯牙绝弦-百度百科。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