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交换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交换,它是在什么上进行的

天荒地老-
阅读

帧中继交换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交换,它是在什么上进行的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帧中继交换是以帧为单位进行交换,它是在什么上进行的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帧中继现在很少用了,是一种二层的技术,以前用在数据网络上比较多,用于承载IP等层三网络。

2、由于其定义了很多流量控制,比如流量整形和拥塞控制等技术,具备了服务质量等级的机制,因此曾经获得广泛应用。

3、1.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比X.25网络要分别高或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4、2. 因为采用了基于变长帧的异步多路复用技术,帧中继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而不适合语音、视频或其他对时延时间敏感的信息传输。

5、3. 仅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6、4. 仅能检测到传输错误,而不试图纠正错误,而只是简单地将错误帧丢弃。

7、5. 帧长度可变,允许最大帧长度在1600B以上。

8、6. 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

9、帧中继复用与寻址帧中继在数据链路层采用统计复用方式,采用虚电路机制为每一个帧提供地址信息。

10、通过不同编号的DLCI(DataLineConnectionI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识别符)建立逻辑电路。

11、一般来讲,同一条物理链路层可以承载多条逻辑虚电路,而且网络可以根据实际流量动态调配虚电路的可用带宽,帧中继的每一个帧沿着各自的虚电路在网络内传送。

12、控制技术帧中继的带宽控制技术既是帧中继技术的特点,更是帧中继技术的优点。

13、帧中继的带宽控制通过CIR(承诺的信息速率)、Bc(承诺的突发大小)和Be(超过的突发大小)3个参数设定完成。

14、Tc(承诺时间间隔)和EIR(超过的信息速率)与此3个参数的关系是:Tc=Bc/CIR;EIR=Be/Tc。

15、在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中,用户申请了一条64K的电路,那么他只能以64kbit/s的速率来传送数据;而在帧中继技术中,用户向帧中继业务运营商申请的是承诺的信息速率(CIR),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以高于CIR的速率发送数据,却不必承担额外的费用。

16、举例来说,某用户申请了CIR为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并且与电信运营商签定了另外两个指标,Bc(承诺突发量)、Be(超过的突发量),当用户以等于或低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将确保此速率传送,当用户以大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只要网络不拥塞,且用户在承诺时间间隔(Tc)内发送的突发量小于Bc+Be时,网络还会传送,当突发量大于Bc+Be时,网络将丢弃帧。

17、所以帧中继用户虽然支付了64kbit/s的信息速率费(收费依CIR来定),却可以传送高于64kbit/s的数据,这是帧中继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之一。

18、随着帧中继技术、信元中继和ATM技术的发展,帧中继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也在逐步改变,业务性能进一步完善,并向ATM过渡。

19、市场上的帧中继交换产品大致有三类:a)改装型X25分组交换机。

20、b)以全新的帧中继结构设计为基础的新型交换机。

21、c)采用信元中继、ATM技术、支持帧中继接口的ATM交换机。

22、a)型交换机在帧中继发展初期比较普遍。

23、主要是通过改装X25交换机、增加软件使交换机具有接收和发送帧中继的能力,但仍然保留分组层的一些功能,时延较大。

24、b)型是专门设计的设备,具备帧中继的全部必备功能。

25、c)型是最新型的交换机,采用信元中继或ATM交换、具有帧中继接口和ATM接口,内部完成FR和ATM之间的互通。

26、在以ATM为骨干的网络中,起着用户接入的作用。

27、中国帧中继网所采用的帧中继交换机一般都采用了ATM技术,即用户终端设备采用帧中继接口来接入帧中继节点机,帧中继节点机的中继口为ATM接口,交换机将以帧为单位的用户数据转换为ATM信元在网上传送,在终端侧再将信元变换为帧中继的帧格式传送给用户。

28、发展过程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与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帧中继务。

29、用户信息流以帧为单位在网络内传送,用户与网络接口之间以虚电路进行连接,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

30、帧中继还可以灵活地提供带宽,即按需要分配带宽。

31、因为帧中继的主要应用是局域网互连,而局域网中业务流的大小是很难预测的,如果你预定了固定的带宽,那么不管你是否在传送数据都要付费,这是很不合算的。

32、帧中继提供了用超过你预定的带宽传送突发性数据的能力。

33、帧中继在多协议环境下也很有用。

34、尽管IP协议似乎一统天下,但它不是唯一在使用的协议,这是一个多协议共存的世界。

35、例如,还有SNA网络,它使用IBM公司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全世界有60000多家企业使用帧中继,还有一些主要以多媒体业务为主的企业使用ATM。

36、极少有客户仅使用一种协议。

37、他们的网络中有多种协议,而帧中继可以处理所有这些协议,因为它只需要简单地将其他协议封装进帧中继的帧当中,然后在网络中传送,它并不关心所封装的内容。

38、帧中继网络还提供封闭型用户群的功能,通过它你可以知道进网和出网的用户,而不像在公共的因特网中,在任一节点你都没有办法知道此刻有哪些人在网络上。

39、使用帧中继还能够预测网络的性能组别,因为你可以设定服务参数。

40、如果你所在的国家有很好的电信基础设施的话,这将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网络解状方案。

41、帧中继技术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应用。

42、1991年末,美国第一个帧中继网-Wilpac网投入运行,它覆盖全美91个城市。

43、在北欧,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在90年代初联合建立了北欧帧中继网WORDFRAME,以后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帧中继网的建设和运行。

44、在中国,中国国家帧中继骨干网于九七年初初步建成,能覆盖大部分省会城市。

45、至98年各省帧中继网也相继建成。

46、上海已能提供国内、国际的帧中继业务。

47、原邮电部在1997年12月颁布了国家帧中继骨干网试运行期间的指导性的收费标准。

48、建议的收费标准是按CIR值收取费用。

49、例如如果用户原来租用一条64Kbit/s的DDN电路,每月需付3000元,如果租用一条CIR=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只要付1200元,而且还能以高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信息,真是获得了高质廉价的服务。

50、许多公司已经或正在考虑申请帧中继电路,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51、中国电信为了推广帧中继业务,在1997年12月专门赞助主办了中国北京、上海、日本、东京、名古屋四城市间的网络围棋赛,通过帧中继来传送四地棋手的活动画面(速率384Kbit/s),&127;四方棋手虽然各处一方,但各位棋手的英容笑貌彼此却能相见,这是用帧中继技术实现活动图象时实传送的很好的应用例子。

52、路由器都支持帧中继协议,帧中继上可承载流行的IP业务,IP加帧中继已经成了广域网应用的绝佳选择。

53、帧中继上的话音传输技术(VOFR)也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帧中继电话”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54、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随着IP技术的发展,作为数据通信基础网络技术的帧中继技术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其发展前景无限。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