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月生产100万辆车,为什么说是上海给特斯拉带来了机遇?

念你如初
阅读

13个月生产100万辆车,为什么说是上海给特斯拉带来了机遇?

摘要:“得州、柏林、加州几个工厂间或许会有友好竞争,但上海很难被超越。”

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上海工厂屡屡刷新纪录:从0到第100万辆,只用了33个月;从100万到200万,更是只用了堪称夸张的13个月。

特斯拉如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没有上海工厂,这一切很难成为现实。在与上海签约建厂前,特斯拉面临巨大的产能压力。马斯克在推特上说:“汽车生意就是地狱。”他亲自住在工厂里“督战”汽车生产,但产能远远不及预期。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是上海给特斯拉带来了机遇。2018年,特斯拉作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落户上海,以此为起点,中国逐步解除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2019年1月,上海工厂开工。当年12月,第一辆整车下线,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特斯拉速度”。

特斯拉一期工厂占地15.7万平方米,包含4个联合厂房以及周边的生产设施,体量之大,建设之复杂,仅施工许可证,就核发了9张。如果按照传统的行政审批思路,每核发一张证,就意味着一次“等待”。审批部门通过探索尝试“容缺后补”新机制,创新地允诺先发施工许可证,不让工程因审批受阻,在重要的、不影响审批的主体材料完整的情况下,允许一部分非主要的指标材料后期补上。这样的改革创新,是成就“特斯拉速度”的关键所在。

上海工厂建成后,产能迅速提升,并多次扩产升级。2020年末产能达到25万辆;2021年产能逐渐爬升至48万辆,超过美国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成为特斯拉最高产的工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的批发销量为46.4万辆。这意味着,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88.9万辆电动车中,超过50%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上海工厂成为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的 “C位”。

特斯拉在上海建成投产也带来上海汽车产业的又一次跃升。围绕特斯拉,临港新片区积极引进了20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周边苏州、宁波、南通、无锡、绍兴、台州、南京、常州等地,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组成了特斯拉的“4小时朋友圈”。

得益于此,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5%,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也保障了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本土供应商纷纷提高水平以达到国际标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换道超车”的核心竞争力。各地也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临港首个年产值突破千亿的产业,目前年产值已超2600亿元。

随着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产能爬坡,特斯拉逐渐构建起多足鼎立的格局。有业内人士担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特斯拉会弱化上海工厂的角色定位,将生产线更多转移到北美和欧洲。但临港工厂的稳定性、用工成本,以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改革创新环境,让特斯拉仍然看好上海。

去年年中,特斯拉在上海投建第二工厂/二期工厂的消息得到多方确认。今年4月,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又签约落户临港。该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亿瓦时),供应对象覆盖全球市场。项目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工,明年第二季度投产。

实打实地扩大投资,充分表明了马斯克的态度。他屡次盛赞上海工厂,并在去年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得州、柏林、加州几个工厂间或许会有友好竞争,但上海很难被超越。”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