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粽子又来了,是什么让传统节日变了味?

颜尐汐
阅读

“天价”粽子又来了,是什么让传统节日变了味?

原标题:“天价”粽子又来了,是什么让传统节日变了味?

作者:段官敬

端午节临近,人情往来,本是人之常情。但有些地方,“燕窝粽”“人参粽”“鲍鱼粽”等“天价粽”现身市场,馅料名贵、包装奢华,价格每盒动辄近千元。“天价粽”超出普通人“脑际”,用料和名目更是“烧脑”,以致不少网友直言“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吃过”。

诚如斯言,“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也是“天价粽”的潜规则,直指“天价粽”变味的本质,沦为“人情粽”和不正当关系的工具。

端午节的原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的忠贞之言,穿越千年历史依旧振聋发聩、令人鼓舞。由此,端午节被赋予了一道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的“味道”。可想而知,变味“天价粽”让传统佳节沦为利益输送的“纽带桥梁”,岂不是适得其反、令人不齿。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和情感基调,“天价粽”让单纯的人际关系和天伦之乐变味,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可以说“槽糕”,极不利于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创建。变味“天价粽”,看似是“一个粽子的事”,实则牵连着社会治理和社会价值构建的大事要事。

价值决定价格,供需影响价格。粽子进入市场,就是商品,理应接受市场竞争公平机制的规束,然添加了“人情”和利益的“天价粽”,影响市场竞争有序性和公平性、平等性,让行业自律失守、让竞争环境“受染”。

不言而喻,变味“天价粽”无疑是冲着“送礼”来的,目的在于围猎权力、交换利益,实现“不可告人的秘密”,滋生歪风邪气,让传统佳节多了份“乌烟瘴气”、少了些“清清爽爽”。

遏制和治理“天价粽”,让端午节“不变味”、不走样,关键还得从提倡廉洁过节做起、抓起,以良好且过硬的作风铲除“天价粽”源头。且知,没有了“需求侧”,那么“天价粽”供给侧也就立不住脚。只有坚决抵制变味“天价粽”,才能还端午传统佳节一片晴空。

阅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写回复
更多知识